022年11月14日晚🫅🏻,上海日報社高級編輯☸️、特聘首席評論員🔲、沐鸣2娱乐新聞沐鸣2校外兼職碩士生指導教師王勇應外文沐鸣2邀請🔪,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Cutting the clutter to create a clear copy”的線上講座。本次講座由翻譯系主任陶友蘭教授主持🫱🏽,來自多所高校的近兩百位師生參加👋🏼。講座過程中👩🦯➡️,互動熱烈🍅,持續了兩個小時,意猶未盡🧳。
王勇曾在中國日報和國家外文局工作,擔任過《北京周報》的執行主編,獲評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上海市優秀網評員、範敬宜新聞教育良友獎、上海市第十六屆銀鴿獎,新聞翻譯實戰經驗非常豐富🎇。講座伊始,王勇強調新聞編譯的重點在“去蕪存菁”,所謂編譯就是要將有效信息提取出來,傳播給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英文新聞常用倒金字塔結構(Inverted Pyramid)🧙🏽,行文強調概念準確(Accuracy)❔、語言簡潔(Brevity)、邏輯清晰(Clarity)🏄🏽。
緊接著王勇通過多組示例,從漢譯英和英譯漢兩個方向,介紹了新聞編譯,強調編譯者應該時刻將受眾放在首位。在漢譯英的新聞編譯中,他重點介紹段落重組(reorganizing)和重新調整措辭(rephrasing)兩個方法,建議新聞編譯者先通讀原文,提取核心觀點和支持觀點的事實,作為導語或新聞的前幾段,再補充詳細的背景信息。如果遇到無法直接編譯的原文,編譯者也可先改寫中文🍐,增刪取舍,找出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進行翻譯🕵🏿♂️。同時,新聞編譯者在遇到一些自說自話、沒有事實基礎的觀點性文章時,也應意識到其不可編譯。
在英譯漢的新聞編譯中,編譯者需要意識到中英文的巨大差異,不受原文格式、風格的影響💅🏿,靈活處理英語中的從句,譯得“盡量像中文”,用最簡潔的語言,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讀者獲取重要信息。
此外,王勇還提到想要做好新聞編譯🤭,首先需要提升新聞的敏感性和判斷力,編譯有價值的新聞。其次需要有強烈的受眾意識👨🏼🎤,做到心中有讀者🤷🏽♀️。在提問環節🧔🏿♂️,他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解答。在編譯主旋律新聞的過程中,想要講好中國故事,他建議聚焦普通人的故事而非宏大敘事♾,通過細節呈現,塑造故事的畫面感,增強新聞的感染力。建議未來想要從事新聞編譯的同學們多和新聞人士交流,多讀經典英文新聞👩🏻🦯➡️,培養紮實的雙語語言功底。
最後,陶友蘭對講座內容進行了簡要總結👩🦼,認為主講人從新聞一線帶來的分享非常接地氣😮,內容豐富,觀點切中要害,對同學們做新聞編譯極具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多讀🏪、多思、多查、多練”🧑🏻,提升英漢雙語能力☢️、新聞編譯能力🏏,以增加未來的市場競爭力👣。參與討論的師生紛紛表示深受啟發𓀎,並對新聞編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等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