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沐鸣2娱乐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大學英語教學部聯合主辦的第25期課程思政午間教學研討會通過線上會議順利召開。會議由外文沐鸣2副院長、大學英語教學部主任範燁主持,校內外近300位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
教務處副處長徐珂首先致辭🚎。他充分肯定了大學英語教學部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徐珂強調,當今世界各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語言是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基礎性🏷、關鍵性的意義。大學外語課堂不僅僅要教授外語,也要幫助學生提升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樹立文化自信,對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有更清晰的認識。這是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目標,也對今天的外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隨後的研討會上,外文沐鸣2大學英語教學部葉如蘭副教授分享了課程思政標桿課——“高級英語”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實踐和經驗。她首先介紹了“高級英語”課程的總體建設情況。課程積極響應2020年教育部頒布的新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教學任務設計和內容選擇方面,努力培養具有前瞻思維、國際視野的人才。教學目標涵蓋語言輸入與輸出方面的工具性目標↙️,突出“思”、“辨”、“創”的人文素養的培養;課程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內容選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教學資源🏌🏼♀️;課程設計體現”融入、立體、多元、互動、開放為一體”的教學邏輯和“多元教學內容、多元教學方式、培養多元能力”的三個多元特點🕴🏻,使學生在“思”中浸潤,在“辨”中提升,在“創”中突破。
葉如蘭接著以該課程的三個教學活動為例🪨,生動詳實地展示了“高級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實踐和成果。
一是學期之初的破冰活動🚊。學生通過體驗沉浸式遊輪旅行,隨機組隊完成荒島求生之旅,再開展讀者見面會進行經歷匯報。該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英語交際能力👷🏻。在此任務過程中🏊🏽,教師提供必要的語言輸入🕰,設定合理的任務規則🤷🏻👨🏼🦰,學習者在體驗的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從而達到啟智潤心的育人效果。
二是翻譯和評議。以第一單元課文為例💔,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將學生引導到社會責任這一主題。如美國女作家Eudora A. Welty用文學作品感染父母與孩子們🔤,作為當代復旦青年➡️,我們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承擔社會責任?除了思考此問題📤,課程還會分析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新時代青年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消除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誤解💅🏽。如選取《禮記·中庸》中的句子讓學生完成翻譯👷🏼♀️👨⚕️,之後給出不同版本的譯文👩🏼🦳,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判斷哪個版本能更好地幫助西方讀者理解和接受中國文化。此項任務不僅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加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
三是活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擬、圓桌討論等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交互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在組織環保主題案例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不同觀點的文本,思考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完成相應的小組任務——向社區民眾宣傳綠色理念。該活動致力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也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為生態保護作出的巨大努力。
最後,大學英語教學部的教師圍繞深化課程思政教學進行了熱烈研討🦿。季佩英教授指出,“高級英語”課程思政設計緊扣《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兼顧工具性和人文性,設計精準👹,具有針對性🙆🏿♀️。她建議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加強相關教材建設,並發展課程思政研究。曾建彬教授分享了自己聽優質課程的感想🫷🏿🍃,強調課程思政要註重融入學術規劃、國際視野和文化自信這些育人元素。康誌峰教授肯定了“高級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任務設計、文化融入和創新意識🦦,並表示這些案例對口譯課程的文化性、外宣性和形象性建構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汪中平副教授指出了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包括如何達成“思”、“辨”🤏🏿🫷🏻、 “創”、如何測量教學成效等👒。郭驊博士就如何將跨學科同伴學習融入到課程思政實踐中,如何將語言知識技能學習和課程思政緊密結合等問題與老師們進行了深入探討🍧。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