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稿
人文學科的全球化:一項長期投資(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主任詹姆斯·安格爾)
外國文學研究
1. 人物描寫藝術的歷史性突破:論《達羅衛夫人》中人物關系的構建(李維屏/楊理達·上海外國語大學)
2. 敘事學發展的軌跡及其帶來的思考(胡全生·上海交通大學)
3. 空間批評◼️:美國族裔文學闡釋的新視角(徐穎果·天津理工大學)
4. 動詞性上帝的萌生
——奧康納的女性主義神學觀(楊紀平·北京郵電大學)
5. 淺談文學語篇和非文學語篇的互動(劉英·廣西大學)
6. 道德批評視角下的馬丁Ÿ艾米斯(張和龍·上海外國語大學)
7. 華頓作品中的多重語境(李普·北京工業大學)
8. 俄中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及其流變之比較(李新梅·沐鸣2娱乐)
9. 幻戰 懼戰 寫戰——評菲力普·卡普托的越戰小說《戰爭的謠言》(甘文平/胡慶·武漢理工大學)
外國語言與語言教學研究
1. 英語招呼語的歷時語用研究(曲衛國·沐鸣2娱乐)
2. 語言學科間的互動推動語言學向前發展(郭鴻·南京國際關系沐鸣2)
3. 英漢詞義精確性及其對語境的依賴(蔡基剛·沐鸣2娱乐)
4. 德語動詞結構剖析及教學法的簡化(朱靜舫·華東政法沐鸣2)
5. 語法、功能和批判角度閱讀日本《新歷史教科書》(顧鄉·沐鸣2娱乐)
翻譯與詞典研究
1. 詞典參見體系綜論(萬江波·沐鸣2娱乐)
2. 雙語詞典例證翻譯與翻譯教學(王正/孫東雲·沐鸣2娱乐)
3. 開辟譯史研究的多維視角🦶🏼:簡評皮姆的翻譯多元因果論(姜倩·沐鸣2娱乐)
4. 口譯操作中的AERP研究(康誌峰·沐鸣2娱乐)
人文學科的全球化——一項長期投資
哈佛大學 詹姆斯·安格爾
編者按語:2007年12月🙏,美國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主任安格爾教授(James Engell)應邀訪問沐鸣2娱乐😯,並為外文沐鸣2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及全校師生做了系列學術講座和題為“人文學科的全球化🧙🏽♂️:一項長期投資” (Globalizing the Humanities: A Long-Term Investment)的講演。蒙安格爾教授惠寄講稿並應允我們將其譯成中文🦸🏼,刊登於本刊2008年春季號📒。我們在此向安格爾教授表示衷心感謝▪️!
人物描寫藝術的歷史性突破
論《達羅衛夫人》中人物關系的構建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李維屏 楊理達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伍爾夫在著名意識流小說《達羅衛夫人》中對人物關系的顛覆與重建。文章在闡述伍爾夫的現代主義人物觀的同時,深刻剖析了該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時間關系、空間關系以及精神上的聯系🦯。作者認為,在現代主義語境中,伍爾夫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關系的構建別樹一幟→,無論從改革的力度還是從實驗的結果來看,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關鍵詞:《達羅衛夫人》人物關系 時間 空間 精神
敘事學發展的軌跡及其帶來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 胡全生
摘要:不停地說經典敘事學和後經典敘事學很容易使人誤以為敘事學只經歷了兩個階段。這與事實不符🕹:敘事學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初始階段、形成階段和發展階段,而這三個階段又可分別命名為傳統敘事學、結構主義敘事學和新敘事學。面對這一事實,敘事學研究應特別關註敘事交際的語境,並堅持多樣化和跨學科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軌跡 由“內”而“外” 多樣化 跨學科
空間批評🧔🏻♂️:美國族裔文學闡釋的新視角
——美國華裔作家趙健秀短篇小說評析
天津理工大學美國華裔文學研究所 徐穎果
摘要🦓: 20世紀70年代初期在西方出現的對空間和空間性的興趣已從多個角度進入了文學研究的視野🍸。有學者指出,對全球化的關註使空間和文化地理問題成了學術界研究的中心😏。本論文從空間批評的視角,分析美國華裔重要作家趙健秀的短篇小說《鐵路標準時間》。 通過文本細讀,探討空間在趙健秀作品中的各種寓意,探討空間批評對身份認同問題提供的新視角,並指出空間批評對於解讀和闡釋族裔文學以及族裔文學中的重要相關議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空間批評 美國華裔文學 趙健秀 《鐵路標準時間》
動詞性上帝的萌生
——奧康納的女性主義神學觀
北京郵電大學 楊紀平
摘 要:作為美國南方的一位天主教女作家,弗蘭納裏·奧康納並非直接否定傳統神學,而是試圖運用上帝話語來質疑傳統宗教⛳️,從而重構人和神之間的理想狀態,對西方傳統神學進行了獨特的透視😰。奧康納的神學觀,尤其是上帝觀🤹🏽♀️,在其生前發表的最後短篇《帕克的後背》中得到了集中的彰顯🏄。這部作品以主人公階段性的生命歷程宣告了奧康納理想的人神關系,萌生了作者理想的上帝形象,體現了她的上帝觀🧎🏻♀️。她的上帝形象和美國女性主義神學家瑪麗·戴利的“動詞性上帝”理論不謀而合。
關鍵詞:動詞性上帝神學 女性主義
淺談文學語篇和非文學語篇的互動觀
廣西大學 劉英
摘要:文學語篇的互動性研究主要體現在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的語篇解讀觀,它們打破了傳統的以作者或文本為中心的單方文學解讀習慣✏️,強調讀者與作者、讀者與文學文本的互動關系🧑🏽🦰👩❤️💋👩。非文學語篇的互動性研究則主要體現在語用學🙃、篇章語言學和會話分析等學科💇🏿♂️💆🏼♀️,它們都將語言的使用和解讀作為自己研究的目標。本文從互動的角度出發,考察文學語篇和非文學語篇在語篇解讀過程中關於語篇的定義、讀者的地位📉、語篇解讀的條件和語篇模式的分類等幾個方面的觀點,探討它們在語篇解讀中的互動觀。
關鍵詞🦴:文學語篇 非文學語篇 互動
道德批評視角下的馬丁Ÿ艾米斯
上海外國語大學 張和龍
摘要:本文將英國後現代小說家馬丁Ÿ艾米斯置於道德批評的視角下👩🏽🔬,嘗試對其作品中的否定性道德形象與後現代敘事進行剖析👨🏻🏫。本文第一部分認為,艾米斯小說中的道德內涵主要表現在種種否定性的形象中🫲🏼,這些否定性的形象經歷了一個從表現形而下之“壞”到揭示形而上之“惡”的演變過程🫷。本文第二部分認為👨🏼🏭,艾米斯的後現代敘事對“宏大敘事”的顛覆👌🏿,同時也是對傳統敘事作品中的倫理道德觀念的顛覆,他的審美追求與道德追求因此構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關鍵詞🤲🏽:馬丁Ÿ艾米斯 道德批評 否定性形象 後現代敘事
伊迪絲·華頓作品中的多重語境
——女性主義及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夏天》
北京工業大學 李晉
摘要🌾:20世紀以來,批評界十分關註華頓作品中的女性主義,但借助後殖民主義視角我們可以獲得對華頓作品更豐富的認識🙊。本文通過闡釋《夏天》所體現出的女性主義語境及後殖民主義語境,深入分析作者的女性主義意識及反殖民主義思想➾,揭示作品蘊藏的深刻內涵。
關鍵詞🚂:女性主義 後殖民主義 身份 宗教
俄🦊、中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及其流變之比較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李新梅
摘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最初作為一種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方法誕生於蘇聯,爾後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藝思潮🧑🏻⚖️。其中,中國文學受到的影響最為深遠🤘🏽。但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無論在蘇聯還是中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同期發展過程中🚯,它們之間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更有流變後的差異性。本文對同期蘇聯🛌🏽、中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特征及其流變過程進行比較🏊♀️🥺,總結出兩國文學從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發展道路上的異同點,並得出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 蘇聯 中國 流變 比較
幻戰 懼戰 寫戰
——評菲力普·卡普托的越戰小說《戰爭的謠言》
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沐鸣2 甘文平 胡慶
摘要:美國作家菲力普·卡普托的代表作《戰爭的謠言》以主人公參加越南戰爭前後的經歷為主線🌶,描寫了他從幻想參加戰爭到恐懼戰爭再到書寫戰爭的一個心路歷程🚛💂。小說因為通過個體的刻畫反映一個群體的特征受到批評家和讀者的好評,被稱為“有關越戰的標準文本”。本文通過對幻戰、懼戰和寫戰三個階段的解讀🕵🏻♂️🎒,分析三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揭露美國政府發動非正義性和非道德性的越南戰爭的真實本質──宣揚美國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中心論🧏🏽♀️。
關鍵詞:幻戰 懼戰 寫戰 非正義 非道德
英語招呼語的歷時語用研究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曲衛國
摘要:隨著市民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以及相應禮貌理念和習俗的變化,英語招呼語也發生有趣的變化👨🏽🦰。部分招呼語被歷史選擇性地淘汰。本課題試圖通過整理17世紀前後的招呼語📓,找出現代英語早期的招呼語基本類型👆🏻🦵🏿,以作為對比以後英語招呼語變化發展的參照體系。我們認為,直接導致禮貌理念變化的兩大因素是英國社會關系重組和世俗化。許多17世紀招呼語種類的出局,正是這種兩大因素所促成的變化結果。
關鍵詞𓀈:招呼語 歷時語用研究 禮貌
語言學科間的互動推動語言學向前發展
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沐鸣2 郭 鴻
摘要:符號學是哲學和語言學之間的橋梁,通過符號學分析,可以了解各語言學科所屬的符號學流派,進而了解它們各自所屬的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和哲學思潮🤮,從而確定這些語言學科各自的性質👵🏻、範圍和方法。現代西方哲學的兩大對立思潮:科學主義思潮和人本主義思潮在語言學上轉向並有融合的趨向⚗️。這種趨向必然反映在兩大符號學流派以及兩類語言學科的融合趨向上🍅。現代語言學發展的歷史就是兩類語言學中的各學科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的歷史,它們之間的互動推動語言學向前發展。通過這項研究🫷🏼,可以對各語言學科的發展作出大體的描述和預測。
關鍵詞🫄🏼:語言學科 互動 發展
英漢詞義精確性及其對語境的依賴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蔡基剛
摘要:一般認為英語的詞義多而靈活,詞義確定對上下文的依賴較大,而漢語詞義精確固定,對上下文依賴小👩🏼🦱。但通過對英漢語詞的概念化分析和對所依賴的語境的具體分析,本文發現英語對事物的概念化程度較高,對事物描寫的專職詞多而細,形態性語言標誌和嚴謹的句法結構對詞義的約束力大,這些因素使得英語詞義反而相對獨立精確🗒,受製於語境較小。
關鍵詞:英漢詞義精確性 對比研究
德語動詞結構剖析及教學法的簡化
華東政法沐鸣2 朱靜舫
摘要:在外語教學中正在逐漸淡化語法教學,那麽在講解語法過程中🦵🏿,如何努力簡化語法教學💘?本文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對德語動詞的人稱變位作一個系統的語法概括。與傳統的語法模式不同,這裏從另一視角對德語動詞的人稱變位在各時態中的語法結構進行重組,旨在探索掌握德語動詞變位的一條捷徑🐔🦹🏼,從而簡化德語動詞的教與學。
關鍵詞: 重組語法結構 簡化語法教學 動詞現在時詞幹 動詞過去時的詞幹 動詞
語法💇🏿♂️、功能和批判角度閱讀日本《新歷史教科書》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顧鄉
摘要:歷史教科書作為傳遞歷史知識的媒介對學生如何認識歷史起到關鍵的作用。和其他話語一樣歷史教科書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強勢團體的意識形態🧧,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認識和解釋。本文試圖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角度,特別是名詞化語法隱喻結合它在小句中的參與者地位和對時間術語的建立的視角揭示歷史教科書所傳遞的意識形態,分析的語料選自在國際社會引起爭議的《新歷史教科書》🙏🏻,通過對作者選擇的詞匯語法的分析,我們發現這本歷史教科書的反歷史立場和它傳遞的極其錯誤的歷史知識和觀點🙋🏽。
關鍵詞:歷史教科書語法隱喻 名詞化
詞典的參見體系綜論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萬江波
摘要🚵🏽♀️:詞典的參見體系是便於使用者找到分布於辭書各處相關語料的網絡體系,是條目之間彼此關照的構築。本文在詞典編纂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詞典學相關理論👨🏿💼,研究了詞典的參見體系之功能📠👨🏽🍳、樣式以及評價標準😓👲🏿,建構了詞典參見體系的研究框架。
關鍵詞:詞典的參見體系 功能 明示參見 暗示參見 標準
雙語詞典例證翻譯與翻譯教學
——兼評《英漢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沐鸣2🈲、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王正 孫東雲
摘要:翻譯離不開雙語詞典💤,但如何正確使用雙語詞典卻沒有受到翻譯教學界的足夠重視🚛,對雙語詞典的例證翻譯沒有加以充分利用。本文認為🙅🏿,雙語詞典尤其是《英漢大詞典》(第二版)的例證在選擇上體現了典型的語境意義,其譯文體現了較高的翻譯水平🕺,在指導翻譯方面體現了產出性特點,並對學習者提高翻譯轉換技能👍,增強文體意識和文化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當在翻譯教學中加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雙語詞典 例證翻譯 翻譯教學 《英漢大詞典》
開辟譯史研究的多維視角🥴:簡評皮姆的翻譯多元因果論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姜倩
摘 要:本文探討皮姆的翻譯多元因果論的主要思想。皮姆認為,翻譯活動的形成和發展是以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等原因為必要條件的🐞,其中任何一種原因都不能成為排他性的主導因素,在翻譯史中真正起作用的因果關系從本質上講一定是多元的。皮姆還提出譯者屬於“共有文化”的觀點,為翻譯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關鍵詞:多元因果論 翻譯史 多元視角 共有文化
口譯操作中的AERP研究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康誌峰
摘要:聽覺認知是影響口譯效果的首要因素。本研究在前人對ERP認知電位研究的基礎上,對AERP聽覺認知電位進行實驗研究👩🏿⚕️。通過AERP的多種刺激模式和正負實驗效果🔉🧑🚀,對聽覺感知📤、聽覺辨音以及感知記憶等聽覺功能進行檢測研究,使譯員和聽者能夠發揮其最佳聽覺功能的實效性🪝。通過對DPOAE不同年齡組的AERP差異比較🍄,反應出聽覺功能的最佳年齡段,從而🐆,也明顯反映出譯員做口譯工作的年齡適應性🍨。進而對高級中樞聽覺識別信息模式及影響中樞聽覺信息處理的因素的研究⚈🐻,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樞聽覺識別信息記憶功能的結構性以及避免影響中樞聽覺信息處理因素的必要性🧜🏽♂️。AERP聽覺認知電位研究對口譯過程中聽覺信息認知研究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口譯 聽覺認知 認知神經語言學 AERP DPOAE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