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季號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

北歐文學專欄

  1. 易蔔生在芬蘭——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芬蘭女性讀者角色淺析(H·K·瑞克儂,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2. 培爾•金特的越界——身體和精神的全球之旅(克努特·布瑞希爾斯沃爾🏋🏽‍♀️,挪威奧斯陸易蔔生研究中心)
  3. 易蔔生與跨文化戲劇(何成洲🐲🧑🏼‍🔬,南京大學外國語沐鸣2)
  4. 人的一種令人驚駭的存在——論斯特林堡及其《鬼魂奏鳴曲》(劉明厚🧚🏽‍♀️,上海戲劇沐鸣2)
  5. 再現“饑餓”———評1966年克努特•漢姆生《饑餓》的電影改編(朱建新#️⃣,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外國文學研究

  1. 論阿格妮絲•赫勒從馬克思主義復興到後馬克思主義的審美之維(傅其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沐鸣2)
  2. 羅伯特·潘·沃倫詩中的時間境域(張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沐鸣2外語系)
  3. 對話中的獨白,抑或獨白中的對話——勞倫斯“弦外之音”人物聲音之評析(汪誌勤,華東理工大學外語沐鸣2)
  4. 《舊時光》對佳構劇傳統的因襲與背叛(向丁丁👳🏿‍♂️,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5. 尋求男性自我統一——對羅伯特·穆齊爾的中篇小說集《三個女人》共同主題的詮釋(許文青🌽🧕🏿,同濟大學德語系)
  6. 格拉斯的《剝洋蔥》體裁芻議(王濱濱,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語言學與教學研究

  1. 英文文章生動性檢測系統與中國學生英文寫作教學(許羅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沐鸣2)
  2. “philosophie analytique de l’histoire”的形容詞定語位置(張琳敏👩🏽‍🔬,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3. 語篇中第三人稱名詞性回指的認知考察(李叢禾🏅,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博士後流動站/南京政治沐鸣2上海分院)
  4. 語言類型學之語序共性問題(徐蔚⚾️,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5. 俄漢語稱呼語變異使用的語用分析(汪吉,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6. 芻議議會製辯論賽及其影響——以“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賽製研究為例(萬江波,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7. 美國大學生對外語教學活動的評價報告和研究(趙蓉,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辭典與翻譯研究

  1. 基於語料庫學習者漢英翻譯中省譯策略的初探——兼談對於漢英翻譯測試的幾點思考(潘鳴威🙎🏿‍♂️,上海外國語大學)
  2. 語料庫輔助下的譯者痕跡研究(董娜,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系/北京師範大學外文沐鸣2博士後流動站)
  3. 語言學理論與漢外詞典編纂(尹洪波👮🏽‍♀️🔙,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所)
  4. 綜述民國期間的漢英詞典(高永偉🪧,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書評

《世界英語變體的認知社會語言學研究》述評(周紅英🤏🧛🏻‍♂️,南京國際關系沐鸣2)

 

易蔔生在芬蘭

——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芬蘭女性讀者角色淺析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H·K·瑞克儂

摘 要🚭:十九世紀末,芬蘭在易蔔生戲劇表演、批評研究和著作發表上,數目都是驚人的👩🏽‍✈️,這與芬蘭和挪威兩國社會政治環境相似有關。在易蔔生戲劇的接受過程中🧑‍🎨,與男性學者和批評家一樣,著名女演員、女批評家、翻譯家、作家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當時芬蘭女性的地位,接下來重點介紹了女演員伊達·阿爾伯格🧏🏽‍♀️、女翻譯家希爾達·埃斯普、女性批評家艾琳·利奧波德🙏🏽、女作家明娜·堪斯等代表性人物及其貢獻,以說明易蔔生及其筆下的女性角色在芬蘭知識女性中間引起的巨大反響💂🏼‍♂️。

關鍵詞👇:易蔔生,芬蘭,女性讀者

 

培爾•金特的越界

——身體和精神的全球之旅

挪威奧斯陸易蔔生研究中心 克努特•布瑞希爾斯沃爾

摘 要🧑🏽‍🚀: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所產生的形象和符號不能直接轉入與原作品完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易蔔生的戲劇《培爾•金特》有其獨特象征和哲學框架,在傳入中國時,有必要對其中的表達和影像進行改變👨🏿‍🎨,以使其能與傳入地文化相適應。本文通過列舉“山”和“豬”等詞語在挪威和中國傳統中不同的象征,關註其文化內涵,並探討與象征釋義的轉移相關的問題☝🏻👉🏼。同時,根據東方思維傳統中對自我認知的理論和實際🦻🏼,對易蔔生劇中自我主義的辯證法進行重新估量。

關鍵詞:《培爾•金特》,文化語境🧫🧛🏻,象征釋義

 

易蔔生與跨文化戲劇

南京大學外國語沐鸣2 何成洲

摘 要:本文主要討論易蔔生在當代中國的改編和演出,包括用中國傳統戲曲的形式所做的改編和演出。這些演出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是語言的混雜性🧴,不僅是指文言和白話☛、各種方言,更主要是指中文和英文的混合使用,即所謂的“雙語演出”。 第二是戲曲改編的跨文化特征,既表現在中國戲劇舞臺的高度抽象和簡約🦹🏿‍♀️,又指對西方現代和後現代舞臺元素的吸收和運用。第三是戲劇主題的本土化👩🏻‍🦼,重在表達中國語境下的社會問題和政治關切,而非戲劇原來的主旨。論文通過對具代表性的易蔔生改編和演出加以分析🙋🏽‍♀️,探討跨文化戲劇有關自我與他者🕷、混雜、表演性等理論問題。

關鍵詞:跨文化戲劇,易蔔生,中國戲劇

 

人的一種令人驚駭的存在

——論斯特林堡及其《鬼魂奏鳴曲》

上海戲劇沐鸣2 劉明厚

摘 要:具有現代戲劇先驅之譽的斯特林堡盡管不同時期創作的方法與風格有所變化👃🏿,但是🛴,關註並表現人的一種令人驚駭的存在與狀況🔫,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關系✦,以及人的精神危機是其戲劇的基本底色。在《鬼魂奏鳴曲》裏🤵🏻‍♀️,斯特林堡營造了一個非現實模仿的魑魅魍魎的世界⭕️,以獨特的手法表現了冷酷無情的西方社會中🪙🧗🏻,現代人道德體系的全面崩潰。這是一部具有現代派戲劇元素的作品🧘🏽‍♀️,有阿爾托主張的殘酷戲劇的影子🪨,有荒誕派戲劇中的荒誕因素,也有表現主義戲劇的主觀色彩,它和斯特林堡的其他劇作一樣🧚🏼,展示出作者對人類和世界的極度悲觀💆、陰暗的看法🛀🏿。

關鍵詞:斯特林堡𓀖,戲劇,表現主義,《鬼魂奏鳴曲》,精神危機

 

再現“饑餓”

———評1966年克努特·漢姆生《饑餓》的電影改編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朱建新

摘 要👨🏽‍⚖️:雖然挪威作家克努特·漢姆生的作品屢屢被搬上銀幕,但評論界對漢姆生作品的電影改編研究甚少,談論的內容也是一鱗半爪🏪,乏善可陳。本文將以1966年改編自《饑餓》的同名電影為例☂️,通過分析文字轉化成影像的具體過程,指出漢姆生作品對電影改編提出的挑戰,其作品改編的意義,同時反思電影改編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電影改編🏂🏻,《饑餓》

 

論阿格妮絲•赫勒從馬克思主義復興到後馬克思主義的審美之維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沐鸣2  傅其林

摘 要:阿格妮絲•赫勒從反思的後現代性視角出發🧝🏽🥰,立足於盧卡奇美學建構了她自己獨特的美學話語🫴🏿,其把美學置於其社會哲學🙋🏻‍♂️、歷史哲學與倫理學之中🌲,實現了從“馬克思主義復興”到“後馬克思主義”的嬗變。

關鍵詞🤷🏿‍♂️:阿格妮絲•赫勒,社會哲學🕜,歷史哲學👨‍🦽👨🏽‍⚖️,道德美學,文化政治學

 

羅伯特•潘•沃倫詩中的時間境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沐鸣2外語系 張纓

摘 要💂🏿‍♀️: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探討了羅伯特•潘•沃倫詩歌中時間指示與時間境域的關系🌼。從多重的時間指示與多重的時間境域、模糊的時間指示與寬泛的時間境域、變幻的時間指示與變幻的時間境域這三個方面,分析了在不同的情況下詩歌所產生的語用功能。作者指出🧝🏿‍♀️,沃倫的詩🙅🏻‍♀️,充滿了過去🔦、當下與未來的交織。他詩中的回憶,不是情緒向往昔的時間境域的單向流動🌞📉,總是和詩人當時的情境甚至對未來的幻想互為參照,構成了一個復雜而多彩的沃倫。顯性的時間指示和隱性的時間境域為詩歌的理解提供了更大的彈性和縱深感🤶🏿👨🏿‍💻。

關鍵詞🍒:指示🧙🏻,境域🔈,交織⭐️,語用功能➝,參照

 

對話中的獨白,抑或獨白中的對話

——勞倫斯《弦外之音》人物聲音之評析

華東理工大學外語沐鸣2  汪誌勤

摘 要:勞倫斯是一位始終以全知角度創作小說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說《弦外之音》無疑也是一篇獨白型的作品。但聲音對此小說的構成卻舉足輕重,頗具啟發。本文擬以巴赫金的理論和勞氏本人的思想,來分析融合在故事構架中主題驅使下神話式的理想主義元素以及超出作者獨白意識但仍在其文學創作理念和藝術道德中的他的自然主義手法💺,並以此來揭示小說的獨白性和微弱的對話因素🤽🏻‍♀️,即在獨白意識主宰下的人物的聲音中成5度和8度關系上的自然泛音。

關鍵詞:巴赫金👩‍❤️‍💋‍👩,自然主義,對話,獨白意識

 

《舊時光》對佳構劇傳統的因襲與背叛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向丁丁

摘 要🖌:品特的兩幕劇《舊時光》→🦣,動作極簡,幾乎全由回憶鋪陳情節,人物亦呈現漫畫式特征。然而,情節的碎片似可拼接🟢,懸念的構築似可終獲解答🔇,呈現出精巧的佳構劇特點。沿著這一傳統所產生的觀劇期待,在劇情推進過程中卻屢遭挫敗——對於佳構劇樣式🦥🏌🏽‍♂️,品特只是給予戲擬式的繼承,更多的是反叛和扭曲。分析之下,荒誕派戲劇和電影技法都對品特的創作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而因襲與背叛間產生的戲劇效果,則是令觀眾對人類記憶的可靠性🧑‍🦱、時間的多維度、空間的拓展都產生思考。

關鍵詞👨‍⚕️:舊時光,佳構劇,戲仿1️⃣,變形

 

尋求男性自我統一

——對羅伯特·穆齊爾的中篇小說集《三個女人》共同主題的詮釋

同濟大學德語系 許文青

摘 要:奧地利作家羅伯特·穆齊爾的小說集《三個女人》中的三個故事分別以一段兩性關系為中心內容,闡述了男性在其以理性為主導的生存狀態下的人性缺陷及其對非理性的向往。女性成為他們眼中非理性意象的載體👨🏻‍🎓🏐。與異性之間的聯系象征著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成為男性實現完整自我的途徑👩🏿‍💼。共同的主題和不同的結局使三篇小說構成一個美學整體。

關鍵詞:三個女人🧏🏼,理性,非理性,統一

 

格拉斯的《剝洋蔥》體裁芻議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王濱濱

摘 要:《剝洋蔥》是自傳嗎🌉?既像又不像。到底自傳這個文學體裁如何界定🐲?它和自傳體小說或其他相鄰的文學體裁又如何區分?本文試圖用自傳理論來分析《剝洋蔥》這部作品的體裁,看看它與傳統的自傳有什麽不同🧖🏻‍♀️。

關鍵詞🤸🏼‍♀️🙌🏿:自傳,自傳體小說,回憶錄,自傳理論,勒熱訥,自傳契約

 

英文文章生動性檢測系統與中國學生英文寫作教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沐鸣2  許羅邁

摘 要:本文介紹了“英文文章生動性檢測系統”的設計原理和開發方法,並介紹了該系統在提高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生動性的教改實驗中是如何應用的。通過實驗發現,使用合適的電子詞典、以及把本系統與其他措施結合成為一種形成性評價體系,是一種可以提高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生動程度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英文寫作💪,生動性,檢測系統

 

“philosophie analytique de l’histoire”的形容詞定語位置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張琳敏

摘 要🧑🏿‍🚒:本文通過對法語短語“philosophie analytique de l’histoire”中的形容詞定語位置的研究🧘🏿‍♀️👨🏽,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生成語言學中對於形容詞定語的性質有兩套說法:AP中心語(AP Head)說和NP指示語(NP Spec)說,而對於上述短語中“analytique”的位置分析則支持了形容詞定語為NP指示語的說法。第二,針對法語中形容詞定語常出現在所修飾的名詞右側的情況👲🏼,有名詞移動說和直接合並說🏋🏼‍♀️,上述名詞短語中“analytique”的位置支持了名詞移動說。但這一移動的深層原因十分復雜。

關鍵詞:法語形容詞定語👮🏿‍♀️,名詞後的形容詞🍁,名詞中心語移動

 

語篇中第三人稱名詞性回指的認知考察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博士後流動站/南京政治沐鸣2上海分院 李叢禾

摘 要👩🏽‍🚒:文章主要考察主語/主題位置上的第三人稱名詞性回指的篇章語用功能和認知理據。語篇中的名詞性回指主要用於標示概念單位的轉換,如段落,時間,空間,人物🥪,事件變換,前景/背景轉換,視角變化,話輪轉換等🕴👩‍❤️‍👩,是交際者為提高話語效率,平衡認知成本和語境效果而做出的語言選擇。從認知角度看,名詞性回指可以反映認知主體的指稱意向和主觀性視角🥉,用來確立認知參照點👩‍❤️‍👨,開啟新的指稱領地🚥;表達對所指對象的一種更為客觀的識解,推遠認知主體與指稱對象之間的概念距離🧛🏻🚃。

關鍵詞:名詞性回指,概念距離,主觀性,視角

 

語言類型學之語序共性問題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徐蔚

摘 要:語序類型學在當今語言類型學的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格林伯格1963年發表的經典論文《某些主要跟語序有關語法普遍現象》。本文以格林伯格的研究為出發點,介紹並討論在其研究成果上的語序共性之核心-從屬語理論🐲、分支方向理論,並特別強調分支方向理論的意義𓀎。

關鍵詞👱🏼‍♂️🕯:語序共性,核心👼🦑,從屬語🐈‍⬛🧨,分支方向理論

 

俄漢語稱呼語變異使用的語用分析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汪吉

摘 要:稱呼語是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語碼⏩。言語交際中的稱呼語,經常會有變異使用的可能🧑🏽‍🦰,這是一個非常復雜又饒有趣味的言語現象,運用語碼轉換和語用距離理論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較為合理的解釋🧑🏼‍⚖️。它有助於正確理解稱呼語的一般含義和特殊含義,指導人們恰當地使用這種社會符號標記和言語行為。

關鍵詞:稱呼語🧑🏼‍🔧,變異,初始語用距離🪖,交際語用距離

 

芻議議會製辯論賽及其影響

 ——以“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賽製研究為例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萬江波

摘 要:議會製辯論賽起源於英國議會辯論🚬,具有高效、激烈而有秩序的特點🦹🏻‍♂️,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英語辯論賽形式。2004年🍺,議會製辯論賽製通過“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以下略作“外研社杯”)被介紹到中國,對大學生辯手、高校英語教學以及英語辯論學研究這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長遠來看🧚,以議會製辯論為特色的新“外研社杯”仍在探索的過程中,有待磨合和改進以適應我國國情的需求,從更大程度上促進新世紀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議會製辯論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略作“外研社杯”),高校英語教學,英語辯論學

 

美國大學生對外語教學活動的評價報告和研究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趙蓉

摘 要🏃🏻‍♀️:建構主義提倡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而了解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饋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本文通過調查美國大學生對中文🏧、西班牙文和泰語教學活動的評價發現學生們認為詞匯講解🦉🚣🏿、翻譯和糾錯對於閱讀和口語提高都有幫助🕌,而聽力訓練和口語測試會直接促進口語能力發展🤷🏻;相反,教師們十分看重的語法講解、語法操練🖐、精讀課文、短文寫作乃至文化解說對於英語能力的提高的作用則在不同班級中存在爭議。

關鍵詞:建構主義🧑🏿‍🎤,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活動

 

基於語料庫學習者漢英翻譯中省譯策略的初探

——兼談對於漢英翻譯測試的幾點思考

上海外國語大學 潘鳴威

摘 要💒:本文以中國英語專業學習者語料庫(CEM)中的翻譯字庫作為研究對象🔅🧗🏻‍♂️,從定量和定性兩個角度考察了學生對漢英翻譯中冗余信息運用省譯策略進行處理的情況➖。研究說明了學習者對於漢語冗余信息的處理上還未能熟練運用省譯策略😑,並且實際的運用情況也較不均衡🙍🏻。最後,在本研究結論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對於漢英翻譯測試的思考。

關鍵詞:省譯,冗余,學習者語料庫

 

語料庫輔助下的譯者痕跡研究

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系/北京師範大學外文沐鸣2博士後流動站 董娜

摘 要:譯者痕跡指的是在翻譯的過程中🆘❇️,由於翻譯策略的取向🤱🏿、源語文本的選擇或譯者個人因素等,譯者在翻譯源語文本時留下的創造性並有別於原作的痕跡,依照這些痕跡便可以分辨出譯者的目的、個性、風格以及其他特征。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對語言研究和翻譯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利用語料庫來調查翻譯中的譯者痕跡,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沒有的優勢,但必須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結合,將譯者痕跡與其他外部因素相結合🪅。

關鍵詞:譯者➡️,譯者痕跡,基於語料庫的翻譯研究

 

語言學理論與漢外詞典編纂

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所 尹洪波

摘 要:語言學理論對漢外詞典編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生成語法的詞庫理論,告訴我們詞性標註的重要😡,配價理論為我們給詞典配置用法模式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二語學習理論啟示我們為詞典配置負面語據的必要,語塊理論使我們重新思考詞目收錄問題🍊。辭書學界的專家學者,尤其是漢外詞典編纂者應該與時俱進,研究相關語言學理論🤜🏼,及時利用漢語本體研究🐼、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9️⃣,積極吸取國外二語學習詞典方面的先進經驗,從而編寫出更高水平的漢外詞典,為我國對外漢語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生成語法,詞性標註,配價語法,用法模式,二語習得⚆,負面語據,語塊

 

綜述民國期間的漢英詞典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高永偉

摘 要:我國最早的一批漢英詞典均由外國傳教士編寫↗️🔎,且均為外國人學習漢語所用。雖說國人最早開始編寫漢英詞典是在晚清末年,但真正能起到輔助國人學習英語目的的詞典卻集中在民國期間🤵🏼‍♀️。然而,由於過去資料匱乏👂,這一段歷史鮮為人知。鑒於此🛁,本人以原始詞典為基礎🏃‍♀️,重點評介在此期間出版的五部大中型漢英詞典,從而展現出國人編寫漢英詞典的早期歷史🏚。

關鍵詞🤷🏼‍♀️:漢英詞典📨🫲🏽,民國期間🧑🏼‍💻,詞典史

 

《世界英語變體:認知社會語言學研究》述評

南京國際關系沐鸣2周紅英

摘 要🏃‍♂️:《世界英語變體🤳🏻:認知社會語言學研究》(World Englishe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一書是認知語言學的新興分支---認知社會語言學同世界英語變體研究的結合,體現了認知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和語言學對政治理論研究的貢獻👳🏼‍♂️,也為當前中國英語變體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本文述介該研究的理論發現和結構,並就其研究方法和意義進行評論🩴。

關鍵詞:認知社會語言學,世界英語變體研究,非洲社團模式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