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季號

外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1. 藝境的隕落🕜:簡析深田久彌的戰時書寫(吳 嵐♊️,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
  2. 自然、科學、直覺、經驗對立統一——斯蒂夫特《彩石集》之詮釋(趙健品🤫,同濟大學外文沐鸣2)
  3. 對話馬蒂斯——評A.S.拜厄特《馬蒂斯的故事》(賈宇萍、苗勇剛,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沐鸣2)
  4. 意義、記憶和神話:為印第安母親正名 (李雪梅,大連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沐鸣2)
  5. 傾訴的渴望——瓦肯羅德的語言批評與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萌芽  (李晶浩🤸🏿‍♂️,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6. 《等待野蠻人》的時態     (段 楓🍹,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7. 權力🏌🏻‍♀️、性機製和肉體意識視角下《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的對比性解讀 (汪誌勤,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沐鸣2)
  8. 法國華人作家的獲得語小說寫作——從程抱一法語小說《此情可待》管窺 (張 聰😄,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

 

語言學與教學研究

  1. 國內文體學研究現狀述評 (裴天元🦻🏻、毛延生👩🏽‍🎨,哈爾濱工程大學)
  2. 語篇組織中的態度資源——評價銜接的構建   (張大群,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南昌大學外國語沐鸣2)

 

翻譯研究

  1. 論晚清翻譯小說敘事視角之演進  (鄭意長,天津財經大學外語系)
  2. 功難抵過 佳譯偶成——辜鴻銘《論語》英譯的得與失 (強 曉,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3. 接受👔、批評與反思——國內近十年後殖民翻譯研究述評 (王軍平,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4. 在乎天才與地才之間——尼采《天才🤱🏽,舍我其誰》譯後  (閻佩衡🧯,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沐鸣2)
  5. 漢詩英譯🧒🏿:詩體乎🍽?散體乎?(張智中,天津師範大學外國語沐鸣2)

 

藝境的隕落🙍🏿‍♂️:簡析深田久彌的戰時書寫(1930-1946)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 吳嵐

內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文學被視為日本文學史的“暗谷”時期,日本文壇充斥著為軍國主義把持的國策文學🧑🏽‍🦳、或是戰場紀實式的戰記文學👩🏻‍🦲,一般被認為文學價值不高而鮮有論及。本文嘗試通過勾勒像深田久彌這樣30年代初登文壇作家自戰前至戰後的創作歷程🍄👨🏻‍🦳,旨在更為全面的反映日本二戰文學原像的同時,證明人性本質與藝術本質的象征性分離或許才是戰爭毀滅性的後果👲🏿。

關鍵詞:二戰  日本文學  人性  藝術

 

自然🦊、科學、直覺、經驗對立統一——斯蒂夫特《彩石集》之詮釋

同濟大學外文沐鸣2 趙健品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奧地利作家斯蒂夫特的故事集《彩石集》🧨,主要針對其中三篇《純石英》🚹、《雲母》❇️、《石灰巖》,探討這三篇故事中人與自然的矛盾。總結起來🉐,人應對自然時用了三種策略👂🏽:科學👷🏽‍♂️、經驗和直覺。本文主要分析《彩石集》中自然與人對立時情節的張力👨🏿‍🚀,並探討了科學、經驗和直覺之間的關系,從而探討斯蒂夫特的自然觀,進而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的和諧。

關鍵詞:斯蒂夫特 彩石集 自然觀 和諧

 

對話馬蒂斯——評A.S.拜厄特《馬蒂斯的故事》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沐鸣2 賈宇萍、苗勇剛

摘  要:A.S. 拜厄特的短篇小說集《馬蒂斯的故事》以法國“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的畫作為引子🎰,講述了三則關於藝術與藝術家的故事👩‍❤️‍💋‍👩。在這些短篇作品中,作家拜厄特以色彩明麗的文字與畫家馬蒂斯華麗絢爛的畫作相映成趣,表達了自己對馬蒂斯的知音禮贊,兩位大師之間展開了一場關乎藝術與生活本真的深刻對話💁🏻。本文擬從藝術與生活、生命與死亡、色彩與文字、女人與女體四個層面多視角解讀拜厄特對於藝術🙏🏿、生命、人性和死亡等諸多命題的哲理性思考與探討🪢。

關鍵詞: 拜厄特;馬蒂斯;《馬蒂斯的故事》;對話;藝術與生活本真

 

解讀西爾科《說故事的人》中的正名思想

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沐鸣2;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李雪梅

摘  要🙅🏻:印第安作家西爾科的《說故事的人》成功跨越了自傳小說的藝術局限。本文從神話重構與故事的言說的角度切入🙆🏿,以沃爾夫岡•伊瑟爾的《閱讀理論》 中關於意義“空缺”的命題為契機,深入剖析女人作為情欲個體和孩子的母親的雙重身份,為缺場的母親正名,為被邊緣化的自己正名,為尋求解放和自由的印第安女子正名😶,在充滿人文關懷和生態關懷的字裏行間©️🏄🏼‍♂️,解碼作家先進的女權主義觀點。

關鍵詞👩‍👧:西爾科;說故事的人;意義空缺🚇;正名思想;女權主義

 

傾訴的渴望

——瓦肯羅德的語言批評與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萌芽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李晶浩

摘  要:瓦肯羅德的《一個熱愛藝術的修士的內心傾訴》是德國早期浪漫派的開山之作。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獨具特色的文學題材🎬🧙🏽、藝術傾向和美學理論,在這本纖巧小書中已具雛形。作品對啟蒙主義語言觀的批評及對自然和藝術這兩種“本真語言”的崇尚😉,源自詩人傾訴其藝術審美體驗的強烈渴望。瓦肯羅德試圖引導人們超越啟蒙理性語言的限製⚜️,用詩意的言說去把握超乎塵世語言的“隱秘真理”,從而達到融入“無限”的理想境界。這正是浪漫派詩人的共同追求✊🏻。

關鍵詞 瓦肯羅德 語言批評 啟蒙理性 浪漫派 藝術

 

《等待野蠻人》的時態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段楓

摘  要:本文從敘事時態這一角度切入庫切的《等待野蠻人》,首先針對詹姆斯·費倫和多利特·庫恩等人的論述,在理論上梳理小說中非常規的“同故事同時現在時”敘事手法,繼而探討這種手法在小說中的主題作用,並指出被大多數評論家所忽視了的🚵🏽‍♀️、小說中偶爾出現的過去時敘述🕶。論文將這種形式探討與庫切對歷史話語的反思聯系起來,重在挖掘時態的使用及轉換之後的深層蘊義🍡;力求論述小說通過敘述時態的巧妙運用🚋🚴🏽‍♀️,一方面揭示出帝國歷史書寫常規範式的封閉性和局限性📴👨🏿‍🍳,一方面也形象反映了主人公挑戰歷史書寫模式的嘗試和失敗。

關鍵詞:庫切;《等待野蠻人》🤾🏽‍♀️;第一人稱同時現在時敘述;歷史書寫

 

權力、性機製和肉體意識視角下《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的對比性解讀

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沐鸣2 汪誌勤

摘  要:福柯關註性經驗或肉體與權力機製的關系,而勞倫斯則關註資產階級道德對人類肉體生活和血性意識的扼殺。本文以精神——肉體——性機製為主線,對比分析體現在《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中福柯的權利觀與勞氏的肉體意識說。  

關鍵詞🎶:福柯 勞倫斯 權利 肉體 肉體意識

 

法國華人作家的獲得語小說寫作——從程抱一法語小說《此情可待》管窺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 張聰

摘  要:在全球化與文化交流溝通日益頻繁的今天,獲得語寫作已然成為海外華文文學的一個極富潛力的分支🏊🏿‍♀️💆🏼‍♂️,華人獲得語作家的創作為中國文學、文化走向世界開辟了新路,促進了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進一步對話和交流😵‍💫,法國華人作家程抱一可以算做是法語小說創作的先驅者,《此情可待》是其用法語創作的第二部中國題材小說,本文就是以《此情可待》文本分析為切入口,管窺法國華人作家的獲得語小說創作👋🏻,深入探究這些作品在更深層意義上,對於世界文學的多樣化發展、中華文化精神的傳播以及東西文化的交流互通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獲得語;程抱一;法語👩‍🍼;《此情可待》

 

國內文體學研究現狀述評

哈爾濱工程大學 裴天元、毛延生

摘  要🚣🏽‍♀️:基於在中國知網檢索2000-2012年8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的文體學研究論文,通過量化統計分別從5個維度考察了中國文體學的發展現狀。結果發現:第一🤰🏿,國內文體學研究存在理論研究不足的問題,目前主要以實踐類為主,且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文學文體學研究範疇之內。第二🤴🏻,中國文體學的發展存在一元化與多元化並存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國內文體學的研究主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語種🫶🏿、語料來源雖然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並不夠明顯。第三,文體學的應用研究已經十分廣闊👩‍👩‍👦‍👦,🔹,但是鑒於國內研究存在界定模糊👰‍♂️、理論研究和創新不足👮🏻‍♂️、以及一些文體學流派缺失的現象,因而與國外文體學研究依然存在較大差距。總之♦︎,今後中國文體學研究應當嘗試強化文體研究的理論化探討並且應當註重社會語境下文體分析的重新定位🙍🏿‍♀️,基於社會語料的研究或許更加符合當今文體學研究的趨勢。

關鍵詞:文體學🥓;實證分析🤘🏻;研究述評

 

語篇組織中的態度資源——評價銜接的構建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南昌大學外國語沐鸣2 張大群

摘  要:語篇組織研究長期關註反映命題內容的概念意義,對於體現評價意義的態度資源較為忽視。評價的語篇組織功能研究則更有助於揭示語篇的交際目標和互動本質。本文分析研究語篇組織中的態度資源🤽🏼‍♀️,基於評價意義的韻律實現特征和銜接的篇內語義關系本質👩🏽‍🔧,提出評價銜接的概念,認為評價銜接的構建主要體現為表達相同評價極性的語義關系👩🏻‍🦳。文章還特別探討了隱性態度資源參與構建銜接紐帶的兩種重要機製🙋🏼‍♀️:囊括與預示👨🏼‍🎓。二者在有效實現顯性態度資源與隱性態度資源互動的同時,推動語篇向前發展⛵️。

關鍵詞:語篇組織8️⃣;態度🪆;韻律;評價銜接

 

論晚清翻譯小說敘事視角之演進

天津財經大學外語系 鄭意長

摘  要:晚清翻譯小說是中國小說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一方面對晚清翻譯小說敘事視角的演進進行了系統輸理🔢,一方面又以勒菲弗爾等人的“改寫翻譯理論”為理論參照,對這一演進進行學理審視和現代性解讀🤙🏼🧑🏼‍🏭,以期獲得對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翻譯小說敘事視角的全新認知。

關鍵詞:晚清0️⃣;翻譯小說;敘事視角

 

功難抵過 佳譯偶成——辜鴻銘《論語》英譯的得與失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強 曉

摘  要:在眾多的《論語》英譯當中🤺,辜鴻銘的譯本是較有特色和影響力的😖。本文通過具體統計和大量實例分析,從原文理解﹑翻譯策略和英文表達三方面考察了辜鴻銘的《論語》譯本,分別做出了評鑒。在此基礎上, 本文還總結出了適合《論語》英譯的一般性原則。

關鍵詞🍆😹:辜鴻銘 《論語》英譯 儒家思想

 

接受、批評與反思——國內近十年後殖民翻譯研究述評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 王軍平

摘  要:後殖民翻譯理論自從被介紹到中國十年以來,國內譯界給予了熱切的關註。但通過文獻綜述發現,該理論在被引進和接受的同時😻,國內的反思與批評力度不夠⛹🏻,沒有對理論的適應性進行中國化的全面考察和厘定,而主要是以整體介紹和理論加案例的驗證和描述形式進行。目前,國內的後殖民翻譯研究似乎進入了一個“迷茫期”,表現為研究的視野不夠開闊,缺乏與中國翻譯實踐具體語境的結合🤦🏻‍♀️,對理論本身的理解還比較單一💃🏿。

關鍵詞👨🏻‍🌾: 翻譯  後殖民主義  後殖民翻譯  述評

 

漢詩英譯:詩體乎🔇?散體乎👸🏼🔂?

天津師範大學外國語沐鸣2 張智中

摘  要:論及漢詩英譯,散體譯詩曾盛行一時,至今不衰👩🏻‍🍼🐀,原因有三:一是譯者對漢詩的音韻知識缺乏了解,二是漢詩的韻律很難被完全移植到譯文中去🆗,三是自由體詩成為當代詩歌之潮流。散體譯詩的弊端,是導致外國讀者的誤解。同時🧟,散體譯詩若采取重建式譯法🪔,詩趣盎然,譯文頗具文學性。散體譯詩拋棄了詩歌的韻律或其音樂性,反倒增加了譯詩的難度🌜;因此,在漢詩英譯之時,不可輕言放棄漢詩的韻律。並非詩體譯詩就一定完全忠實於原詩,也不是凡散體譯詩就一定平淡寡味◼️。譯詩只要具備了詩歌語言的性質,詩體譯詩也好👩‍❤️‍👩,散體譯詩也好,都有可能成為好的譯詩。

關鍵詞🏯:漢詩英譯🫡;散體譯詩;詩體譯詩;重建式譯法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