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1.“零度寫作”的話語異化表征-定稿
……………………………………毛延生
摘要🚵🏼♂️:作為新實體小說最顯著的特色之一,“零度寫作”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借助隱性的話語異化得以悄然實現。文章從小說詞匯,句法以及語用維度出發,闡釋了“零度寫作”的話語異化表征形式同主題思想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文本詞匯的單調性使用✵、句法類型的性別化表征以及語用合作的分離性建構可以看作是海明威小說“零度寫作”的具體實施策略,這對於我們更為深刻地認識 “零度寫作”同文學主題之間的建構與解構關系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字:零度寫作;話語異化;《雨中的貓》
2.從詩藝到詩選——二十世紀前英國漢詩英譯研究
……………………………………黃培希
摘要:中國詩歌和英國讀者的邂逅相遇可以追溯到1589年《詩藝》一書的出版🏑。作者喬治•普騰漢在書中探討了中國菱形詩歌以及他翻譯的兩首中國詩🧑🏼🚒。1761年,托馬斯•珀西英譯的中國小說《好逑傳》的問世是早期中國古詩英譯的重要事件👼🏻。該書附錄中有關中國詩歌的片段記錄了譯詩之緣、譯詩之難及他的漢詩之論。然而,英語世界較為全面👈🏽👨🦯、系統地譯介中國古詩的著述應數德庇時於1829年出版的《漢文詩解》。該作不僅探討了中國的詩法🏆🪄、風格🧚🏻♂️、神韻、意象、詩情👴🏽、分類等😊,還翻譯了許多名不見經傳的詩。英國人對中國經典詩歌的認識是從《詩經》開始的🧑🏿。理雅各三個版本的英譯《詩經》推進了中國經典詩歌的翻譯🫴🏻,引起了《詩經》翻譯及其研究的熱潮。如果說《詩經》翻譯是作為一部經典傳遞中國的思想🧯,那麽,1898年,翟裏斯的譯作《古今詩選》薈萃了李白、杜甫等中國著名詩人的名篇佳作,使英國讀者得以品鑒中國主流詩作的文學藝術價值。翟裏斯🧑🎤,作為一位諳熟中國的飽學之士,以這樣一種方式把中國古詩的英譯和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關鍵詞🧏🏼:英國 中國古詩英譯;《詩藝》;《古今詩選》
3.論《秋山圖》——兼論文本的多義與有限
……………………………………顧馨媛
摘要: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本論文圍繞其相對不受矚目的短篇作品《秋山圖》展開👩👧👦,這一作品取材自我國清初畫家惲格記述的掌故,現有研究多將其看作一個眷戀“東方文化”的文本。本論文視《秋山圖》為具有多義性的文本,從文本基本事實🏊🏼♂️、“形式”👌🏼🏍、“內容”、歷史這四個方面作了分析,認為《秋山圖》作為“中心”作家的“小”作品,體現了東西文化的共同影響📉,是具有多義性➾、但同時詮釋空間有限的文本。由此在回應、延展《秋山圖》既有研究關註的同時,尋獲《秋山圖》在歷史中的位置♙,並為圍繞文本多義與有限的討論提供一例個案👃。
關鍵詞🍺:芥川龍之介🤷🏼;詮釋👨❤️💋👨;東西交融🥁;審美;言意論
4.基於語用意識的斯特林堡新女性主義反思與開拓
………………………………………趙碩
摘要🕺🏼:文章通過對斯特林堡作品的新女性主義語用意識觀的分析,提出了語用意識與斯特林堡的新女性主義文學的關系👩🏼🎤▶️,論述了他的女性主義人物的語用創作及文學構成的具體內蘊🤶🏼,進而從社會文化角度論述了斯特林堡的女性語用觀對女性主義人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從語用分析出發對斯特林堡經典代表作《鬼魂奏鳴曲》的新女性主義哲理進行了具體解讀,最後反思了他的新女性主義文學的語用意識觀。
關鍵詞:斯特林堡🧎🏻♀️;新女性主義;語用意識
5.走向多異
……………………………………邵南
摘要: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文壇上,面對令人不安的雙重人格現象👰♀️,各國作家如史蒂文森、莫泊桑等相繼對其展開探討👐🏻。爾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雙重人格的認識逐漸加深,更發現了人性本來的多重性,於是無奈地將人格分裂接納為人性的一部分。在這一潮流中,法國旅華詩人謝閣蘭在充分吸收莫氏等前輩成果的基礎上,更汲取了中國文化元素的精華,終於從恐怖的雙重人格現象中提煉出了燦爛的“多異”美學🫚,為前人的探討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答案1️⃣,也給後人對於人性的認識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關鍵詞🔊:莫泊桑 謝閣蘭 雙重人格 “多異”美學
6.柏拉圖與劉勰
……………………………………任遠
摘要:借用解構的觀點✊,本文試圖論證柏拉圖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闡述的寫作觀與文學觀有著很大的相似☺️,即兩位作者都在邏各斯中心的傳統中寫作並由此奠定文學理論:一方面他們只支持“好的寫作”,即能夠昭示真理的寫作,並反對過分的情感和修辭🥩;另一方面💋🧑🎨,他們的表述卻因修辭和邏輯相交織而顯得模棱兩可。和柏拉圖的隱喻式邏輯一樣,劉勰在《文心雕龍》的寫作中也不自覺地為“壞的寫作”和以情感與文采為主要特征的純文學正名。
關鍵詞:柏拉圖 劉勰 《文心雕龍》 寫作觀 文學觀
7.《屈身求愛》:一則語言的寓言
……………………………………向丁丁
摘要:高士密的笑喜劇《屈身求愛》中,語言被提高到了先於本質的地位。語言,尤其是所指意義被虛化的謊言在劇中模糊了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界限,突出了人物身份在時尚和商品文化濫觴時代的易變性。它不僅在戲劇結構上推動情節進展🙇♀️,而且在社會學意義上重塑人際交往的情境🧵,更對人物思維起到了先遣和重構的作用。《屈身求愛》由此提出了語言與現實的關系這一命題,並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兩者並非單純的反映與被反映關系,語言可能扭曲現實,甚至可能決定和重構現實。在這個意義上,成於十八世紀的該劇是有著超前意義的。
關鍵詞🎈: 屈身求愛;語言🧛🏽♀️;現實;空間;謊言
8.象征主義文學視野下的布寧小說創作
……………………………………余芳
摘要👨🏻🏫:作為俄羅斯經典現實主義的繼承者,布寧以其創作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俄羅斯文壇上占據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俄羅斯文學群星閃耀的白銀時代的氛圍下,他並不墨守陳規,而是推陳出新8️⃣,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對現代派尤其是象征派進行了諸多借鑒。其作品語言的音樂性、形象的象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象征主義的浸染💆🏼♂️🖥。
關鍵詞:布寧👩🏼🌾✥;白銀時代✍🏿;象征派;
9.春來花發第一支---評李貴蒼新著《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
……………………………………王祖友
摘要:水仙花是第一位以公正和同情的立場描寫華人生活的亞裔美國作家,水仙花開了書寫少數族裔族性的風氣之先,這也是她被尊為所有亞洲北美移民文學之母的根本原因。李貴蒼教授的《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2014年3月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包括:“知識暴力”與種族歧視🔅:水仙花生活的時代🤹🏽;水仙花:一個歷史和文化現象;水仙花的文學創作:挑戰與超越;“世界一家人”🧑🏿⚕️:水仙花的大同理想等內容⛴。李教授的水仙花研究專著是國內首例,可謂“春來花發第一支”。全書采用綜合會通的研究方法🕠,以“族性”為核心概念一以貫之,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將水仙花和她的作品以及無數華裔北美文學中的生發性思想“歷史化”,目的是通過還原她生活時代的歷史和文化🤽🏿♂️、文學、種族和移民歷史。作者闡釋書寫族性是水仙花作品的重要性所在,強調重新認識和理解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其人其文的歷史和當代意義。
關鍵詞:水仙花✍️;李貴蒼; 《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歷史化”;族性
10.反抗與復興🕋:西爾科《說書人》內外的惡作劇者
……………………………………吳娟娟
摘要🪁💺:作為印第安最突出的文化符號⛳️,惡作劇者形象因其流動的多重身份📨、變形越界的能力等被現當代美國本土裔作家頻繁移人文學作品中👨🦯,來建構反抗白人話語👩🏼⚖️、復興印第安文化傳統的“第三空間”。西爾科因其復雜的混血身份,本身就是跨越不同文化邊界的惡作劇者♏️。在《說書人》這部文本雜糅的復調作品裏,西爾科以惡作劇者方式,將印第安口述傳統與西方書寫文本相結合♐️,打破、挪用白人主流文學模式🦟,以此存續印第安文化傳統👼🏽🔹。文本中俯拾即是的當代惡作劇者形象,在反抗白人主流話語的同時,也發出了復興印第安傳統文化的洪亮聲響🍩。
關鍵詞:《說書人》🍿💆,惡作劇者👩🦯,反抗,復興
語言學
1.功能語言學視角下英語學術語篇的情態與語用身份建構
……………………………………曹霞
摘要:本文從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情態理論出發,以兩種應用語言學期刊中30篇學術論文為語料,探討英語學術語篇中情態與作者身份構建過程🪁。研究表明👩🏼,學術語篇作者多選用認知型情態表達🏰、低量值的情態表達以及主觀的情態表達😠🎮,構建了作者個人客觀嚴謹的研究者身份以及謹慎謙虛、有讀者意識的作者形象🫰🏻,標識了民主協商型學術話語社團。
關鍵詞👩🏻🍳👨🌾:語用身份建構; 情態類型; 情態量值; 情態主客觀取向
2.國內語言偏離研究現狀述評
……………………………………郝桂冠
摘要:基於在中國知網檢索 2000-2013年 12種外語類和語言學類核心期刊的語言偏離研究 論文🎥,通過量化統計分別從 4個維度考察了中國語言偏離的發展現狀。結果發現🧑🏿🦰:第一,國內語言偏離研究數量偏少;第二,13年間我國語言偏離題材的選取上仍然以傳統的文學作品為主,且以一些較為少見的特殊形式為主,無法全面反映語言偏離的深層次規律🙎🏽♂️。第三🤥,國內語言偏離對新興的語言偏離現象關註不足📔🤶🏿,且因為漢語中很多的修辭偏離現象還未能得
到應有的重視,對東西方的理論對比研究尤為突出;(4)對語言偏離的研究不夠深入和系統,沒有關照到語言的各個維度,沒有使之成為一個系統。
關鍵詞:語言偏離;實證分析;研究述評
3.《批評語用學視角下的社會用語研究》評介
………………………………魏爽 楊昆
摘要🧖♀️:批評語用理論是最近學術界受關註較多的新興理論𓀝,在語用學和批評語篇分析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該理論能夠幫助分析眾多的社會語用現象。陳新仁教授是社會語用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新作《批評語用學視角下的社會用語研究》是社會語用研究的重要基石,能夠有利推進中國社會用語的語用建設🧘🏿。本文將對該著作進行內容的引介和分析,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並推進批評語用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批評語用理論🙇♂️;社會語用學👍🏿;評介
4.古德曼《公司人》中的模糊回指現象研究
……………………………………王劼
摘要🐢:回指作為敘事語篇中常見的銜接手段,往往建立在先行語與回指語指同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古德曼的短篇小說《公司人》中的回指現象🍧,尤其是模糊回指現象,表明回指語與先行語之間,即便打破了常規的指同關系🦸🏿♂️,依舊能夠建立語義的連貫👨🏻🦼➡️,並且具有特殊的修辭效果😥。
關鍵詞:《公司人》👷♀️;常規回指👩🏻🦽➡️;模糊回指👨🏻💻🧑🏿🎤;修辭
翻譯與詞典編撰
1.合作翻譯中譯者的應激機製
……………………………………王燕華
摘要🏑:我國的合作翻譯已有幾千年的歷史𓀙,譯者與譯者之間的關系是合作翻譯研究的中心🚵🏼♂️。合作譯者有契合⚀、有偏離🧙♂️🦻🏿,也有變形,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同譯者的不同應激反應的基礎之上的💦。原作、原作者以及讀者對譯者的作用,譯者自身的因素的相互作用,這些在譯者之間形成了一套應激機製。真正的合作翻譯📋,不僅是合作譯者間的契合👨🎓,還體現在他們之間相同的偏離和變形🖖🏽🛋。在這樣的機製條件下🤷🏼♂️,合作譯者才能達成真正的默契☮️🧑🏼⚖️,產生理想的合譯作品👩🏽🔧。
關鍵詞:合作翻譯;譯者;應激機製
2.同傳跟述完形練習中理想認知模型的構建
……………………………………管玉華
摘要:同傳跟述完形練習,作為同傳入門階段的一項重要練習科目,在訓練譯員分神能力的同時,要求譯員通過綜合運用包括預測等在內的各項策略將句意補充完整,實現語段順序推進。這對譯員是否能充分調動與語音、語義🎮、句法、篇章連貫與照應🏸、修辭以及百科知識等因素緊密相關的理想認知模型,從而順利完成傳譯任務提出了較高要求。本文將Lakoff“理想認知模型理論”與同傳跟述完形練習相結合🏃🏻➡️👳🏿,借助典型練習素材分析了譯員工作表現得失,探討了理想認知模型建構對訓練效果的影響,並對口譯教學提出若幹建議🫴🏿。
關鍵詞👨👩👦:理想認知模型;同聲傳譯;跟述完形練習
3.英語詞典——靜水流深的後殖民語言工具
……………………………………陳偉
摘要: 《民族中心主義與英語詞典》一書系統展示了英語詞典作為一種特定歷史話語形式深刻融入英語社會史和政治史的後殖民本質👨🏼⚖️🧏♀️,即英語詞典在根本上就是民族中心主義產品,是英語國家在後殖民時代更為隱蔽🦡、靜水流深地服務其國家利益的語言工具👧🏽。本文在讀解該書學理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化語境對英語教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特別是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及漢語推廣問題進行了批評性思考🌟。
關鍵詞: 詞典🧚🏿;民族中心主義;意識形態⛪️;應用語言學;漢語推廣
4.詞典編纂中的詞語釋義能力研究
…………………………初良龍 鄭新民
摘要:作為最常見的釋義方式,同義詞在詞典編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嘗試性地運用數學算法🫃🏻,對詞典編纂中的同義詞關系進行量化描述,計算同義詞的釋義能力🩺,從新的角度分析一直以來詞典編纂釋義過程中依賴本族語式“直覺”判斷而導致的釋義不足的問題。基於語義距離關系的定量判斷方法是比傳統的語感和詞頻統計方法更接近人類的心理認知方式,是對傳統釋義方式的有效補充。本文所采用的同義詞釋義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為詞典釋義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旨在進一步提高在認知層面上對詞義網絡理解的充分性,加強詞典編纂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融合,為詞典釋義方式提供更深層次的語言證據🏄🏻。
關鍵詞:同義關系 數學算法 詞典編纂 釋義能力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