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季號

文學:

1. 論“道”和“邏各斯”

作者🔛:刁俊春                         

摘要👨🏻‍🦯‍➡️:本文以張隆溪和童明兩位先生的研究為起點,詳細梳理《老子》中“道”的不同內涵🤹🏽‍♀️,並與西方的“邏各斯”相參🤶🏼🤏🏼;以結構主義的二元對立體系和解構主義的 “反邏各斯中心主義”為切入點👨‍👩‍👧,具體論述“道”與“邏各斯”的相通和相異之處。試圖指出兩位先生研究的偏頗之處👏,說明他們的研究沒有註意到“道”的復雜性和多面性。本文最後指出,在當今世界的跨文化交際中👩🏽‍🍳,中國的 “道”與西方的“邏各斯”應該互相借鑒從而在融合中得以再構🧑🏻‍🎨。

關鍵詞:道;邏各斯;二元對立體系;解構主義🧑🏼‍🏫;再構

 

2. 從簡·肖形象的變遷看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歷史劇的衰落原因

作者:李 岑

摘要👐:文藝復興時期英國以英格蘭非傳說中的歷史為題材的歷史劇曾經短暫流行,但很快便衰落🥐。本文從簡·肖這一多次出現在不同歷史劇中的人物形象出發🖐🏻🐝,通過分析其形象的變遷,認為英格蘭人對本民族歷史的關註點從王公貴族到普通人的轉移是導致歷史劇衰落的原因之一。

關鍵詞:簡·肖;英國文藝復興🦻🏻;歷史劇;衰落原因

 

3. 春來花發第一支---評李貴蒼新著《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

作者:王祖友

內容提要:水仙花是第一位以公正和同情的立場描寫華人生活的亞裔美國作家,水仙花開了書寫少數族裔族性的風氣之先⛹🏻,這也是她被尊為所有亞洲北美移民文學之母的根本原因。李貴蒼教授的《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2014年3月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包括:“知識暴力”與種族歧視🧇🐧:水仙花生活的時代;水仙花🎑:一個歷史和文化現象🫎;水仙花的文學創作☞:挑戰與超越😓;“世界一家人”:水仙花的大同理想等內容。李教授的水仙花研究專著是國內首例,可謂“春來花發第一支”。全書采用綜合會通的研究方法🩺,以“族性”為核心概念一以貫之,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將水仙花和她的作品以及無數華裔北美文學中的生發性思想“歷史化”,目的是通過還原她生活時代的歷史和文化🧑‍🦽、文學、種族和移民歷史🫸🏻🥇。作者闡釋書寫族性是水仙花作品的重要性所在,強調重新認識和理解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其人其文的歷史和當代意義。

關鍵詞🤍:水仙花;李貴蒼↙️; 《書寫他處👱🏽🧔🏻‍♂️:亞裔北美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歷史化”👩‍👧;族性

 

4. 從《父親的法則》反觀賴特小說書名間的轉義鏈

作者:李怡

摘要:《父親的法則》是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賴特創作的最後一部小說。本文旨在以《父親的法則》作為一個視點反觀賴特作品小說體系,來分析賴特所著的長篇小說的書名間的關聯性,以及這部小說在賴特整體研究中的學術價值。首先,本文立足於辨析《父親的法則》書名中高度隱含的多聲部的對話性的語義結構——黑人父親的在場性、法則對主體的社會約束性和種族間的生存法則的時效性。其次🐐,闡釋賴特小說整體在命名形式上鏈狀關系🤳🏻,即一個書寫和定義黑人男性在美國文化倫理範式中從兒子-男人-父親的艱難歷程的書名轉義鏈🧔🏻。因此,賴特的小說自成一體,相互呼應🚛🚶🏻‍♂️,如同一曲反復段奏的布魯斯🦖,在主旋律上差異性地復唱著不同時期黑人男性所面臨的困惑與抉擇。

關鍵詞:黑人男性;《父親的法則》🏌🏽‍♀️;轉義🚓;命名

 

5. 男性社誼、欲望、弔詭👳🏻:「三國演義」及「亞瑟王之死」的跨文化比較

作者👈🏿:盧盈秀

摘要🦴:此篇文章借著審視關羽和藍思洛的男性社誼關系來探討羅貫中「三國演義」及莫勒理爵士「亞瑟王之死」所呈現的男性社誼欲望的悖論。對映當代西方社誼欲望理論及中國文化中的權力化、政治化之陰/陽二元建構,這兩個文本展現不同的社誼欲望論述🔩。在「三國演義」,(男)同性欲望的流動強固了陰/陽社會性別結構👳🏼,並不影響社會秩序🤰🏿🛤。然而,在「亞瑟王之死」,男人與男人之間的親密肢體接觸立刻引起恐同☠️🤷🏻。再者,在此兩個文本中🧑‍🦽,雖然男性社誼關系🧑🏽‍💻,於私或公領域,都被建構成正向社會趨力,它的運作卻揭露出它的矛盾🧙🏽‍♀️、弔詭本質👨‍🌾,導致作品中英雄人物政治上的挫敗或(男性)社會的瓦解。這兩個作品中的男性社誼概念本質上是顛覆性的:在眾多社會關系中,男性社誼關系淩駕於異性、家庭關系、乃至於對君主和國家的效忠🕖。

關鍵詞:陰/陽建構,男性社誼欲望😭,男性氣概📩,三國演義,亞瑟王之死

 

6. 從敘事角度淺析科幻驚悚短篇小說《荒原》

作者:蘇丹

摘要✋🏻:本文對美國作家雷∙布拉德伯裏短篇科幻驚悚小說《荒原》進行了敘事學角度的文本分析。分別從敘事順序、敘事角度♛、對話對敘事作用和結尾的設計等方面探討了布拉德伯裏是如何在緊湊的情節中成功完成了科幻世界的搭建和任務的塑造✊,通過對一家人瑣碎生活的敘述揭示了在科技發展下個人和家庭異化、親情的泯滅和童真的喪失的赤裸現實,並將驚悚程度逐漸推向高潮。

關鍵詞: 荒原;  敘事🧦🙃;  科幻;  布拉德伯裏

 

7. 哈尼夫庫雷西戲劇《郊區》中的成長主題、階級動因與文化政治

作者:王 進

摘要🌤✯:庫雷西是當下英國文壇頗具影響力的南亞裔作家,其作品主要關註英國亞裔移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問題。他的早期戲劇《郊區》圍繞白人青年鮑伯和戴爾的不同成長道路,透視英國撒切爾時代的工人階級生活困境🙇‍♀️,呈現“覺醒”和“逃避”兩種不同成長主題🧜🏽‍♀️,揭示英國式“教育改變命運”的階級動因,以及英國白人種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和歷史根源,藉此探討對於成長觀念的階級分析視角,以及對於種族觀念的歷史批判意識。

關鍵詞:哈尼夫∙庫雷西,《郊區》🧚🏽‍♀️,成長主題,階級動因🧝🏻🫰,文化政治

 

8. 《哈姆雷特》中的客觀對應物

作者🥐:許環光

摘要:客觀對應物說在文學批評理論和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作為其理論來源的《哈姆雷特及其問題》一文的立論基礎和論證過程卻並不嚴密,存在諸多疑點或破綻。客觀對應物的本質是抽象形象化👨🏿‍🍼,不僅適合表達情感🧖🏻,還適合表達其他抽象概念。《哈姆雷特》一劇中使用了大量客觀對應物手法,包括比喻🤽🏿‍♂️🍑、典故🐲、反諷、雙關等。無論劇中次要角色🦹‍♀️、還是主角哈姆雷特、抑或劇作家莎士比亞,他們都善於使用客觀對應物手法🏃🏻,是化抽象為形象的高手。《哈姆雷特》一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於莎翁成功使用了眾多客觀對應物。

關鍵詞🪶🙍🏿‍♂️:客觀對應物🧑‍🔧;莎士比亞🚸;《哈姆雷特》;T.S.艾略特;《哈姆雷特和他的問題》

 

9. 論日語對埃茲拉·龐德《華夏集》的影響

作者👷🏻:楊燕翔;王曉利

摘要:眾所周知,埃茲拉·龐德翻譯的中國古詩集名為《華夏集》(Cathy),而龐德在創作時,拿到的手稿是費諾羅薩先生跟從一位日本漢學家學習中國古詩的筆記👎🏽,因此在《華夏集》中必定會有日語的影響⛪️,但是目前專門研究日語在《華夏集》中影響的文章幾乎沒有,因此本文試圖從客觀事實出發,研究《華夏集》中日語對龐德的影響,試圖更加完善國內關於龐德的文學研究📍。

關鍵詞🔊:龐德;《華夏集》;日語

 

10. 《萬有引力之虹》中托馬斯·品欽對技術理性的反思與批判

作者:張艷;章燕

摘要🤟🏼:《萬有引力之虹》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但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戰爭🥮🧑‍🦰,也見證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即技術理性與人性自由的戰爭▶️。品欽從人本主義視角出發,針對技術理性霸權中絕對理性、技術至上🙋‍♂️、人的物化三個重要表征對技術理性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表達了他對技術理性霸權引發的後現代社會問題的憂慮🧝🏼,更深層次地揭示出現代戰爭背後人類生存的苦難和無奈🦇。

關鍵詞:反思與批判👳; 技術理性; 人性自由

 

語言學👍:

1. 日語中使役主體向使役對象發出的祈使表現研究

作者:早津惠美子(原作);趙彥誌(譯)

摘要:日語使役句中有的句式具有如下構造🦖:從句針對使役主體causer與動作主體=使役對象causee二者的關系進行表述,主句對由此引發的causee的動作或變化進行表述💂🏿‍♀️。如「太郎が花子に命じて荷物を運ばせる」「太郎が弟の手を引いて歩かせる」「太郎が病気になって親を心配させた」🍚😷。不論從句如何表述,主句的事態均大體呈現了以下之一的傾向。“意誌性動作的引發”“身體運動的引發”“生理變化的引發”“心理變化的引發”🫛。筆者將從句的事態分為5種,對它和主句的關系做明確的考察。

關鍵詞:使役句的意義類型🌝,使役句的從句與主句,動詞的意義種類

 

2. 視頻在聽力測試中認知度和接受度的實證研究

作者:孫慶祥 肖英 梁正溜 李檣 賈若君

摘要:隨著視頻被融入到語言課堂教學,把視頻內容引入聽力理解測試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科研界越來越多的關註和重視。本研究利用調查問卷和統計分析工具進行實證研究,旨在探究分析在全國性英語考試中聽力部分用視頻取代音頻時受試者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研究發現,大多數受試者是第一次參加有視頻的聽力測試。如果是紙質考試,喜歡和不喜歡視頻測試的受試者各占一半🚶🏻‍♀️‍➡️,但是絕大多數受試者喜歡在機考中使用視頻👳🏻。此外,受試者對視頻題目的形式提出了富有建設性和參考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在設計和開發試題的過程中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和考慮。

關鍵詞:視頻🚭,聽力測試🥥,認知度🫷🏻,接受度

 

3. 英漢動賓搭配的詞匯化差異研究

作者:王誌軍

摘要♦️:英語中同一動詞接不同名詞構成的動賓短語,其對應漢語動賓短語中的動詞卻千變萬化。本文以“roll”為例,對比含“roll” 英語動賓短語及其相對應的漢語短語🤫,考察兩者在同一概念詞匯化過程中的差異👩‍❤️‍👨,得出以下結論📕:英漢兩種語言在對同一概念進行詞匯化時🥷,會對其中不同成分有不同的關註度,從而選擇不同的動詞來表達同一事件。

關鍵詞:動賓搭配;詞匯化🫷;英漢對比

 

翻譯👱🏽‍♀️:

1. “陌生化”創作手法的英譯——以中國古典詩詞“錯位”現象為例

作者:錢屏勻

摘要🪰💍:文學創作中的“陌生化”手法指作品在內容或形式上突破陳規、違反常理👶🏻、超越常境的獨特表現方式。這一手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錯位”現象中得到了有效運用,詩人通過有意打亂標準句序🤽‍♀️,超脫呆板的分析性句法,為詩句帶來“前景化”和“直覺化”的獨特審美效果。在英譯古詩詞“錯位句”時😭,譯者應摒棄“常規化”的翻譯模式,將“陌生化”創作理念融入翻譯策略中,以“異化”方式盡力還原源語文本的新異之處,同時將譯者創造性和讀者接受度納入翻譯考量之中😶👨🏿‍⚕️,對“異化”文本不斷調整、製衡,以最為有效的方式在譯文中重構原文的“陌生效應”。

關鍵詞💑:陌生化;錯位🚣;前景化🪛;直覺化;異化

 

2. 文化語言學視域下漢韓長句翻譯研究

作者:王懿

摘要🐻‍❄️:文章運用文化語言學的方法🐓🖐,從句子格局、語法範式🧎🏻‍➡️、邏輯表達三個視角對漢韓兩種語言進行對比研究。文章指出💉🟦,漢語的長句不以動詞為核心,是堆疊式長句,句子是開放型、時間型的流塊建構🫛,呈“散點視”的心理視點,邏輯表達為虛向關聯。韓語的長句以動詞為核心👪,是包孕式長句,句子是封閉型、空間型的樹型結構,呈“焦點式”心理視點,邏輯表達為實形鏈接👨🏼。文章認為,研究漢韓雙語造句法的不同及其背後的思維差異對於漢韓長句的互譯具有重要啟示🧙🏽。

關鍵詞:文化語言學 漢韓長句翻譯 長動句 長定語句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