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下午🧑🏽🎨,外文沐鸣2青聯會於文科樓324房間組織觀看了德國電影《恐懼吞噬心靈》。電影由德語系教師孔婧倩推介。影片結束後✸,幾位資深影迷老師進行了交流、討論。
《恐懼吞噬心靈》是德國導演法斯賓德1974年的作品。這位電影大師的作品都對人性進行了冷靜的思辨。他以犀利的眼光揭露了戰後德國社會的種種弊病,將經濟奇跡光環下的種種不安👩🏽🍳、驚秫的社會百態展示在觀眾面前🤜🏼。在《恐懼吞噬心靈》中,他將矛頭指向了戰後陰魂不散的納粹種族主義。
《恐懼吞噬心靈》講述了兩個社會邊緣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一個是60歲左右的德國清潔女工艾米,另一個是比她小約30歲的摩洛哥籍勞工阿裏。他們在酒吧相識㊗️。兩個孤獨的靈魂惺惺相惜,彼此撫慰,在眾人敵意的目光下結成夫妻。隨著時間的推移,更重要的是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周圍人對他們的殘酷拒絕轉化成了一種虛情假意的接受。外部的壓力減少了,而男女主人公兩人內部的矛盾和差異卻日益凸顯。艾米演變成了一個冷酷世俗的陌生人,阿裏沉溺於賭博和酗酒並背叛了艾米。影片以引人深思的開放式結局收尾⛹️💂🏽:阿裏因為患了典型的勞工病——胃潰瘍躺在病床上,艾米坐在他的身邊。
這部影片雖然劇情簡單👱🏼♀️,題旨卻非常尖銳。弱勢群體不僅要忍受孤寂的侵蝕👈🏽,同時也不得不去對抗來自強勢群體的偏見和敵意。影片充分表現了這一主題:種族主義以差異為借口,而實質是為了對弱勢少數族裔實行壓迫。另外,影片還對社會中唯利是圖的現象進行了鞭撻諷刺🙇🏻。
法斯賓德以他那一貫疏離的藝術筆調❕,將對弱勢群體的歧視和畸形社會體製中的壓迫揭露得體無完膚👩🏿🌾🌎。因此這部1974年的老電影是德國社會反種族主義的一部經典之作,時至今日它也絲毫沒有喪失時效性和現實意義🏋🏼♂️。
青聯會影視欣賞本學期確定的主題是“族裔?多元文化”, 將來還會有其他國家類似題材的電影放映、討論🥅。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