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園 系別🔵:英語語言文學系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高學位:博士(香港城市大學) 研究方向✯🎏:語義學 |
個人簡歷
1996年留校任教至今(2012年起任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計劃(2004-2005)𓀉。研究興趣為(形式)語義學🦫🎷、句法/語義界面研究❄️。近年來研究課題主要有🤮:焦點界面機製研究、語境依賴性研究、量化研究◼️、時體研究🧑🦯、跨語言語義研究方法等👒。專著《句法-語義界面研究》獲第五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獎(2009),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獎(2008)。
主講課程
本科生💊:“跨語言語法比較”、“英語語言史”、“語言學導論”👨👧👦、“中級英語”;
研究生👨🏿🎓:“語義學”🦸🏻♂️、“語義學專題研究”、“形式語義學前沿研究”、“跨語言語義研究”🫰🏼、“意義與語境”©️。
學術成果
包括專著《句法-語義界面研究》(2007)、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Bare Noun Phrases in Chinese(《漢語光桿名詞詞組語義及語用特點研究》)(2005)以及《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執行主編)(2015)🌼。在《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外國語》💃、《復旦學報》(英文版)等期刊和論文集中發表論文二十多篇💇。曾在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哈佛大學、匈牙利科沐鸣2🛴、日內瓦大學👩🏿🎨🤽🏼♂️、高麗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主辦的多個語言學國際會議上宣讀論文🔴🙀。主編🤑、參編教材數部👨🏻🏫。另有譯著🚓、譯文等。
境外訪學及科研經歷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4-2005)🆒;
牛津大學語言學系訪問學者(2013-2014)👩🏻🏭;
巴黎十大短期學術訪問(2012.1-2)
香港城市大學Research Fellow(2008.6-8;2006.1-2;2004.7)
科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沐鸣2娱乐“985工程”三期項目等數個項目的負責人;2002年起以執行主編身份負責“中華漢英大詞典”項目的實施💏。
學術兼職
Lingua(2012年前)、《中國語文》🆕、《當代語言學》等期刊論文評閱人;Routledge出版社學術評閱人👩🏼🏫;現任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形式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英語教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
獲獎情況
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
2. 第五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獎(2009)
3.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獎(2008)
4. 沐鸣2娱乐光華人文基金傑出青年學者科研獎勵計劃(2010)
5. 沐鸣2娱乐“世紀之星”教學科研綜合獎(2003)
(以下為所在團隊獲獎)
6. “語言學導論”課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2006)、沐鸣2娱乐精品課程(2005)“語言學導論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獲沐鸣2娱乐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
7. “綜合型大學語言學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2009)。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