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論文寫作與發表”論壇在沐鸣2娱乐舉行

       2016年7月1日,由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主辦的“國際論文寫作與發表”論壇在沐鸣2娱乐舉行。論壇共邀請了三位國際論文發表研究方面專家: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Margaret Cargill博士⏫,香港大學教育沐鸣2李詠燕博士和ESP等國際期刊資深主編Diane Belcher博士。自通知發出僅一周內吸引了來自全國各高校60余名教師與研究生報名參加✡︎,如華中科技大學副院長率隊組團參加。參加者中不乏研究領域內十分活躍的學者。
       


       論壇由學會理事🛌🏿、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鄭詠灩博士主持🧑🏽‍🏫,會長蔡基剛教授致開幕詞💫👋🏽。蔡基剛教授首先代表學會向十幾年來在中科院🧑🏿‍🎨📇、蘭州大學📴、西北農林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地為培訓中國科技人員在國際期刊上寫作和發表論文的技能方面做出貢獻的Cargill博士頒發了榮譽證書🔴🦣,感謝她的不懈的努力和貢獻。接著他簡述了學會創立國際論文寫作與發表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English)的背景和意圖✢。他認為在國家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提出讓中國的學術和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努力提高我國科技人員,高校教師和學生用英語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能力顯得越發重要。為此他提出成立中心後可以做的三大任務:即1)利用國際專家的資源定期舉辦各種培訓性質的工作坊,盡快提高各學科科技人員和英語教師在國際期刊上交流科研成果,發表論文的技能;2)開發各學科(如醫學👰‍♀️、生物、化學和農業等)論文寫作的語料庫,其中包括各學科的論文修辭結構🤚🏽、語步語篇、常用句型和詞塊等🫴🏼;3)建設在線咨詢平臺🥓,為各學科的科技人員、高校教師和學生在科研論文寫作碰到的問題提供解答和咨詢。他認為中心不僅是為科技人員和英語教師服務,更要面向學生🚴🏼,要把學術英語寫作納入到本科大學英語教學中去👩🏻‍🍼,培養未來科技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國際期刊論文寫作能力。最後他宣布“國際論文寫作與發表中心”的成立🧑🏻‍🚀,並宣布李詠燕博士擔任首屆中心主任,Cargill博士為首屆中心顧問,並為他們一一頒發了聘書🥹💆🏿。
       


       開幕式結束後🚹,Cargill博士首先以“超越ESP:科研發表英語與21世紀中國科學”為題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從其本人與Patrick O’Connor的合作經歷出發🦹🏼‍♂️,具體分析了如何在語言教師與科學家之間展開對話,通力合作設計更有效的科研發表指導課程🌑。報告主體部分詳細回顧介紹了在中國科沐鸣2舉辦的系列工作坊的設計理念與效果反饋🤸🏿‍♀️👳🏽。該工作坊由語言教師與專業研究者合作😘,運用團隊教學法(team-teaching approach)💉,主要特點包括基於任務的教學形式,基於體裁的教學方法,審稿人評判標準的參照👊🏿,以及造句謀篇技巧訓練👩‍🎤。強調科研實戰經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即學生需要在參加相關訓練之前已有一定的研究經歷,並掌握研究數據(data)🪣,以確保相關技能訓練的效果。
       
       李詠燕博士以“英語教師的國際科研發表”為題,分享了自己科研發表中的點滴心得。詳細分析了研究興趣方向選擇、文章撰寫👧🏻🧖🏽、投稿前期準備(方向確定、刊物選擇)🧏🏼‍♂️、投稿過程中對評審意見的態度及回應、稿件的修改等投稿到發表的全過程🕺。最後從成長角度提出從樹立個人學術願景🧕,明確研究方向🧝🏻‍♀️,到落實研究題目的研究歷程🤽🏽‍♂️,幫助有相似教育科研背景的英語教師在國際科研發表中做更多有益的嘗試。
       


       Belcher博士的報告題目為“學術發表的全球化視角”🥪🍁,從跨文化修辭角度出發🙆🏼‍♂️,對不同語言背景研究者的國際發表經歷進行了深入的質性研究。研究對象包括英語為母語的研究者和英語為外語的非母語研究者👨🏻‍🦳,考察問題主要包括科研發表的語言選擇(即研究者的母語及英語發表的比例和可能動機)、研究者基於自身發表經歷,對使用不同語言進行科研發表的態度及寫作中的發現、不同語言科研發表中差異產生的潛在原因、研究者面對不同語言發表中差異的對應策略、以及學術寫作風格的跨文化研究視角。具有代表性的幾位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分別來自中國臺灣🍗、法國🧑🏽‍🚀、匈牙利、土耳其、韓國等)的獨特經歷及自省回應,對理解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作為學術發表通用語帶來的復雜問題和挑戰提供了思路🐁。比如,除法國在科研發表中對本國期刊與英語國際期刊支持力度相當外🍇🔏,其他研究者均指出對英語國際期刊發表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國內期刊👨🏿‍🏫。匈牙利研究者堅持用母語進行科研發表的原因之一是維護母語的學術用途和地位🌛✸。基於土耳其的母語研究者指出在非母語環境中開展研究的成功關鍵是有研究能力強的合作者。盡管絕大多數研究者發現母語和英語發表在寫作上差異明顯,刻意保留母語的修辭習慣可能會導致國際期刊給出消極審稿意見❤️‍🔥,韓國研究者則認為英語與韓語學術文體和寫作模式趨同🔴,在兩種語言中轉換相對容易。
       
       最後,與會者針對三場精彩報告提問👩🏿‍💼🏓,論壇在熱烈的討論氣氛中結束。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