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陸谷孫先生詞典編纂思想學術研討會在文科樓220室舉行🧕🏽。陸谷孫教授生前好友💂♂️、同事、學生及師生代表等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由外文沐鸣2副院長高永偉主持🧑🏽🚒,包括上海市辭書學會副會長莊智象教授在內的十多位學會會員也參加了此次研討。
會議正式開始前🥷🏻,高永偉教授通過一張張照片,和大家一起回顧了這位淡泊名利、以教學為天職🎴、為培養人才傾註畢生精力的當代英語大師🐬、傑出教育家的成長與學術之路。陸谷孫教授孜孜矻矻、精益求精、默默奉獻的學術精神深深打動了在座所有人。
隨後🙎🏼♀️,陸谷孫教授生前摯友Thomas Creamer先生發表了題為“Lu Gusun: the Poet Lexicographer”的演講,回憶了與陸谷孫教授的學術交往💪🏽,並誦讀了陸谷孫教授生前所作詩歌🐟。趙翠蓮教授作了題為“詞典編纂是智力探索之旅”的報告,強調《中華漢英大詞典》中的詞條與例證都是經過陸先生的仔細研習👩🏽⚖️,斟酌譯出,並且陸先生也極其關註具有時代意義的新詞,將其編入詞典。李安興教授報告的題目是“跟陸老師學習編詞典”,他提到編寫英漢雙語詞典是一種獨立研編🤦🏼,要求編者有很強的選詞判斷力和文化直覺,選取的例證要接近現實📗、觸動心弦,如陸谷孫教授為“蒹葭”這一詞目所選取的例證:“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道出了多少寒門學子的心聲😭𓀌。
曾泰元教授作了題為“從‘蘭州拉面’與‘夫妻肺片’看陸谷孫先生的《中華漢英大詞典》”的報告🧑🏻🔧,以蘭州拉面的翻譯為例🧑🏽🦰,提出中華美食的英文翻譯應當首選音譯。萬江波教授則以“芻譯雙語詞典翻譯的飛越與抵達”為題,從陸谷孫教授提出的翻譯理想狀態出發▪️,探討雙語詞典的詞目翻譯應兼顧語義與語用兩個層面。肖福壽教授發表了講話,題為“漢英詞典中例證翻譯的高超技巧——以陸谷孫教授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為例”。丁駿作為陸谷孫教授的學生,作了題為“陸谷孫風格的詞典編纂學提要”的報告,強調英漢互腴觀👨🏽🦱,即英漢互為滋補。張緒華發表了題為“《中華漢英大詞典》網絡平臺建設設想”的講話。最後,高永偉教授以“從《新英漢詞典》到《中華漢英大詞典》”為題🤍,從陸先生所著詞典的序言出發💓👕,總結和歸納了陸谷孫教授詞典編纂的精神實質。
研討會結束了,但會議帶大家帶來的深刻思考並未結束,復旦外文沐鸣2的雙語詞典編纂團隊將傳承陸谷孫教授的詞典編纂思想,繼續完成陸老未竟之事業。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