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創意寫作中心第四屆國際年會報道

       2018年11月5-6日,“裏和外,中心與邊緣”復旦-科廷中澳創意寫作中心第四屆國際年會在沐鸣2娱乐文科樓209會議室舉行。

      11月5日上午,瑞秋·羅伯森特(Rachel Robertson)博士主持了第一組“城市中的異鄉人”主題的報告與討論。首先🧅,邁克·基恩(Michael Keane)教授在題為《進入、遇見、了解中國》的演講中討論了自己作為一個外國人,如何從外部了解中國🙎🏽‍♀️,以及在他多次訪問中國後,將中國的拼圖一塊塊拼起之後對西方的思考。接著談崢教授在題為《重返四面山:懷舊之旅》的演講中根據父母曾在貴州支援“三線建設”的經歷以及自己今年暑假重返四面山的感受,探討了在“三線建設”中👋,普通家庭為此付出的巨大的時間和情感上的代價。隨後,約瑟芬·威爾遜(Josephine Wilson)博士在題為《迷失靜安》的演講中根據自己過去兩個月在上海作家中心的閱讀和生活經歷就中心和邊緣的空間隱喻如何影響我們在當今世界中對於身份➕、場所、影響以及權力的看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在緊接著的問答環節中,在場的外國專家對談崢教授分享的四面山的生活經歷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談教授分享了更多的關於“三線建設”的歷史背景以及他的家人,作為投身於“三線建設”諸多普通家庭的一員在情感和時間上付出的巨大代價🧪。除此之外,基恩教授和威爾遜博士與聽眾進一步探討了外國人在中國所經歷的邊緣-中心-邊緣的情感體驗,以及這種迷失與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的關系。

      緊接著, 邁克·法雷爾(Michael Farrel)博士在題為《上海和數據庫——閱讀規模》的演講中根據他今年四月第一次訪問上海的經歷,討論了面對上海這樣的特大規模城市,在數據化的距離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安妮·萊登(Anne Ryden)博士在題為《戴維娜的時光——成為別人中心的邊緣》的演講中講述了她在曾經的住所附近遇到的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習慣裸體,但一直在筆記中記錄自己情緒的鄰居戴維娜與作者兩人在過去幾年裏,偶然地遊走於對方中心邊緣的情感體驗。

      在討論環節,觀眾向萊登博士提問進一步了解她與戴維娜的交往經歷,以更深入解讀其筆記本的隱喻功能🙋🏻‍♂️。萊登博士認為,戴維娜雖然是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但她文字中展現出憤怒、恐懼,和無助卻在某一段時間成為了自己的情感意識中心,這種偶然的交際無形中促成了兩位女性的中心-邊緣轉換。

      11月5日下午,基恩教授主持了圍繞“中澳詩歌前沿”主題的五場報告及討論🧔🏿‍♀️🧔🏻‍♂️。

      海岸老師在主題為《譯寫與傳播:以<中國當代之歌前浪><中澳當代詩選>(中國卷)為例》中回顧了西方自“玉書”譯介中國詩歌的文化傳統,介紹了自己近十年來參與出版的雙語詩歌項目👲🏼,並提出𓀉,中外譯者真誠的合作為英譯中國當代詩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示範與啟示👶🏼。

      A·J·卡拉瑟斯(A.J.Carruthers)博士在主題為《阿曼達·斯圖爾特🧑🏽‍🎄🚴🏻:聲音和即興》的演講中表演了澳大利亞詩人、聲音藝術家阿曼達·斯圖爾特的作品👩‍🏭,並提出樂譜在澳大利亞聲音詩中的重要性,其一方面可以用來解構聲音,另一方面用來解讀與即興和表演密切相關的事件。

      阿米莉亞·戴爾(Amelia Dale)博士在主題為《發黴的水果和香煙:歐陽昱的詩歌對象》的演講中考察了當代中澳詩人歐陽昱的實驗詩歌對象🧑🏻‍💻,探索詩人如何通過書寫物體的陳舊性來觀照標記閱讀💂🏻‍♀️🛐、時間和詩人身體之間關系的新概念🪂💓。

      在討論環節中🧜🏻‍♂️,觀眾對卡拉瑟斯戴爾為我們展示的先鋒派詩歌案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熱烈討論了實驗詩歌的隱喻功能👭🏼,並對年輕學者在詩歌研究上所做的親身實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觀眾還與中英詩歌譯者海岸就實驗詩歌的可讀性和可譯性問題進行了交流。

      露西·杜根(Lucy Dougan)博士在主題為《費伊·茲維奇作品中的場域》的演講中回顧了近幾十年來詩人費伊·茲維奇通過使用“場域”的概念在其創造性和批判性的作品中產生的復雜張力。

      馬非在主題為《中國西部詩歌及當下口語詩的特點》的演講中分別介紹了當下中國詩壇正在進行的口語詩和非口語詩之間爭論,他介紹了中國口語詩的發展脈絡以及他個人的口語詩創作情況🐬。

      在討論環節,杜根博士為現場觀眾介紹了更多關於費伊·茲維奇生活空間與詩歌創作的關聯🧑🏻‍🤝‍🧑🏻。此外,觀眾還就口語詩和非口語詩的劃分,以及口語詩歌的朗讀語言向馬非老師進行了提問。

      11月6日上午場的議題為“中心與邊緣:身份尋找與定位”🏄🏼‍♂️,由包慧怡博士主持。首先🧔🏼🍋‍🟩,凱西·林奇(Cassie Lynch)😫🏂🏻、摩西·博斯坦因(Moshe Y. Bernstein)以及保羅·克裏福德(Paul Clifford)三位學者立足於各自復雜的身份背景與文化土壤🎖,從族裔的視角出發🥛,分別闡發了關於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努嘉(Noongar)文化🦹🏻‍♀️🧖🏽、“中國猶太人”這一概念在歐洲中心話語中的再現、以及身為第三代肯尼亞英國後裔在成長、生活過程中的生存境遇和身份書寫問題。三位學者結合各自跨文化、跨族裔、跨地緣等各種類型的跨界生活體驗,試圖通過對自我身份的重新書寫與建構等方式來質疑、反抗、解構歐洲白人中心視角下歷史話語的宏大敘事🧑‍🦼。

      在討論環節🏊,在場學者們就身份認同問題的復雜性、文化歸屬問題、“家”的概念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此外聽眾還就發言者講演過程中所展現的圖片中所蘊含的一些文化符碼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在問答環節,凱西·林奇還指出,面對復雜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經歷,她試圖通過書寫的方式來紓解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身份認同焦慮👩🏻‍🚀,來彌合多種文化和價值觀念碰撞之時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同時,在討論中,學者們還就不同文化語境中身份角色的轉變📶、在跨文化過程中個人身份的流動性和建構性等問題闡發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隨後,趙四包慧怡兩位詩人和學者結合自己的創作和研究領域表達了各自關於中心與邊緣的看法。趙四博士就詩歌的寫作和譯介過程指出,中心與邊緣的概念是具有相對性和流動性的,並提出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只有把持自己的內心才能夠贏得世界無邊的開闊🧑‍🔬,最終以朗誦一首自己創作的詩歌作結;包慧怡博士則從中世紀地圖研究入手,結合中古世紀英語詩歌,從地緣、文化等方面展現了中心和邊緣的概念是如何在歷史歷史話語的變動中不斷流變並最終變成當下我們所習以為常的一些概念的。

      在緊接下來的討論中,與會者們則針對發言者所提出的的一些概念進行了提問:比如中古時期的地圖名稱的來由、這一時期地圖的材質等等🌕。之後與會者們還就趙四詩歌中的聲音和節奏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此外大家亦就包慧怡個人的中古時期的學術研究是如何滲透入其個人的詩歌創作和書寫當中的問題進行了交流。上午的討論就在大家意猶未盡的討論和交流中拉下了帷幕🐾。

      下午場的報告與討論由向丁丁博士主持,圍繞“不同空間中的寫和譯”這一主題展開。報告由精通中英雙語的柯夏智(Lucas Klein)和顧愛玲(Eleanor Goodman)兩位詩人和譯者的主題演講拉開序幕。他們結合個人翻譯中國新詩的實際經驗和情感體驗🤽,分別探討了散文詩與漢語翻譯的親緣關系以及作為譯者和作者不同身份轉換之間的中心與邊緣👩🏻‍🦳、內部與外部的關系問題。之後的向丁丁則是朗誦了自己創作的一則英文短篇《與酥米共度的一個夏天》,用自己的書寫實踐而非理論層面的建構🗼🏖,展現了人與動物的溫情,以及其對這一概念在不同時空語境下所折射出的與會主題相關的思考🛌🏻。

      在接下來的討論環節🎹,聽眾們就柯夏智顧愛玲兩位在具體譯介過程中的字詞翻譯、不同詩人詩作的文體風格把握與處理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和交流🤦‍♂️,同時與會者們也就翻譯過程中🏊🏼,譯者如何將詩歌的內容與形式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進行考量與譯介等方面展開了更為深層次的探討。之後,聽眾們還就向丁丁朗誦的短篇中的動物意象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情感因素和價值觀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並就其跨語言的小說創作過程展開了多方面的交流。

      在隨後的專題討論中🧜🏿,分別由姜林靜瑞秋·羅伯特森肖水三位學者👷🏿、詩人結合個人的教學🔶🩱、書寫🦹🏽‍♂️、創作等體驗,展開了有關於沐鸣2娱乐“沙侖的玫瑰”這一文學愛好團體的建立發展過程🏊🏽‍♀️、日常生活中的私人物品與生命書寫的案例研究、以及如何從詞語的角度來看待詩歌的創作等方面的講演💔。

      而在接下來的問答討論環節,聽眾們則對演講者所展現的圖片和提出的關鍵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問與探討。比如有聽眾就對肖水所提出的詞語主義中中文漢字和英語單詞之間的數量和內涵廣延等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還有聽眾結合自己的創作體驗向講演者征求了如何豐富擴展自己的創作素材和詞語儲備等方面的意見,亦有聽眾就消費主義大背景下的物品使用和生命書寫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後由於時間的限製,本日的專題討論不得不就此打住,以期能在來年的會議上中澳雙方學者🧏🏼、創作者們進行更全面深入的交流和對話。

     年會第二天的專題討論最終在中澳創意寫作中心的主任姜林靜向澳方代表贈送代表君子之交的紀念品——精美的折疊紙扇的贈送儀式下告一段落。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