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跨語言研究系列講座第二講順利舉辦

4月25日,由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外國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復旦跨語言研究系列講座第二講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沐鸣2語言研究所胡建華教授主講,題為“如何理解兒童語義焦點的獲得”。講座由外文沐鸣2沈園教授主持🤤,來自復旦外文沐鸣2📿、現代語言學研究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教師、博士後、博士及碩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圖片


講座伊始🧖🏻‍♀️,胡教授介紹了英語中only這個焦點算子在主語位置時兒童異於成人解讀的現象,如Only the cat is holding a flag一句,兒童傾向於理解為“貓只舉著旗子”,而非“只有貓舉著旗子”。該現象在漢語母語的兒童中也很常見🧏‍♂️。胡教授指出,隨著腦灰質增加至成人水平後大腦進一步發育成熟,四歲齡的兒童與成人的語言能力在句法層面已經趨於一致,但在語義層面卻差別很大,兒童在語義上與成人不同的解讀非常值得研究。


胡教授回顧了嘗試解釋這一現象的三種既有的分析思路👱🏼‍♂️:動詞短語解釋、加工解釋以及自由轄域解釋。動詞短語解釋認為兒童把主語前的only這個焦點算子錯誤地聯系到動詞短語上🤪;加工解釋認為兒童會產生異於成人的解讀是因為兒童尚不能正確理解only,僅能處理該焦點算子的預設義📊,而不能加工斷言義;自由轄域解釋認為對兒童來說,焦點算子可以自由關聯不受限製。

圖片


通過多輪實驗測試,胡教授對比了兒童和成人的不同反應,對前述三種分析思路的預測結果進行了檢驗。實驗表明,這三種分析思路的預測與事實均不相符:兒童對於主語前的“只有”與動詞前的“只”的不同解讀說明該焦點算子並非簡單地被聯系到動詞短語上💆🏻;兒童對於將主語前的“只有”焦點算子與賓語名詞短語聯系的偏好說明兒童的焦點算子並非完全自由的𓀝;兒童對於焦點算子出現位置的敏感說明他們並非不加工焦點算子傳遞的對比信息💃🏽。

圖片


為解釋為何兒童會偏好將“只(有)”焦點算子與賓語聯系起來,胡教授進一步做出假設:因為賓語是默認出現新信息的位置👼,具有自然焦點,所以兒童在習得如何區分自然焦點和對比焦點之前✊,會傾向於將焦點算子聯系到具有自然焦點的賓語上。


從該假設出發,胡教授利用漢語中特有的把字句和被字句,通過將賓語移位造成自然焦點的改變,探究兒童是否仍傾向於把焦點算子與自然焦點聯系。實驗證明,兒童異於成人的焦點聯系是趨向受事題元的,並非趨向於自然焦點🌔。


胡教授對於兒童語義焦點的獲得的研究長達十余年,本次講座是對該項研究階段性成果的分享。講座引起了在場聽眾的極大興趣,尤其在學術視野🤝、研究方法上帶來很多啟發。在問答環節⛹🏽,各專業教師和學生就實驗的刺激手段🏃🏻‍♂️、數據的分析👨🏼‍🌾、可能的進一步假設等諸方面與胡建華教授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

圖片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